首爾被評為“世界設計之都”
[ 發布日期:2010/12/6 14:13:29 ] 瀏覽人數: 4028
建筑化的自然
金孝晚訪談錄
金孝晚(Hyo Man Kim)
1955年生于韓國首爾,1978年畢業于韓國檀國大學建筑學系,獲學士學位。1991年在首爾設立金孝晚建筑師事務所(IROJE KHM Architects),現任該所主持建筑師,韓國京畿道高等建筑學院教授。
時至今日,金孝晚已完成百余件作品,曾多次獲得亞洲建筑獎等多項榮譽。主要住宅代表作品:曹琳勛住宅、綠聲軒住宅、上善齋住宅、慧露軒住宅等。獲得2005~2006年度和2006~2007年度亞洲建筑師協會金獎、韓國建筑文化獎、首爾建筑獎和CRI-AC獎等。他曾在美國紐約舉辦“The Good Life”建筑展,參加2008年在意大利多靈舉辦的第二十三屆世界建筑師大會,以及由JIA在日本大阪舉辦的“The Modern Architecture to Make History Alive”展。
編者按:
金孝晚先生是一位經驗非常豐富的建筑師,他善于吸收現代意識形態及韓國傳統的空間、造型、美感,進而將其納入自己的設計當中,他的作品總是給人現代與傳統并存的獨特印象。他總是強調自然和建筑的關系,甚至提出“建筑化的自然”,超越了簡單而形式的“自然化的建筑”,他的作品與自然相融直至成為自然的一部分,是能夠和自然共呼吸共命運的建筑。
id+c:請簡單介紹一下你自己的情況?
金孝晚:我是一名韓國建筑師,成立并主持金孝晚建筑事務所。除此之外,我在京畿道大學建筑研究院擔任教學工作,并兼任韓國建筑雜志《CONCEPT》的編輯顧問。
id+c:對于設計,想像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何實現它也很重要。作為京畿道高等建筑學院建筑工程系的教授,您是怎么看待深化和設計之間的關系的?
金孝晚:想像力是夢的前提,但是完善和深化才是現實的根基。這兩者之間有很多的沖突和矛盾。但是,我認為只有將夢實現,“設計”才有價值。所有的設計師都應該克服現實的一切困難,為實現夢想付出自己不懈的努力。
id+c:傳統和現代的風格應該怎么相結合?對中國http://www.stonebuy.com設計師而言這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您在這方面卓有成就,可以跟我們分享您的經驗嗎?
金孝晚:是的,這的確是一個難題,但是也是一個非常有益的問題。就我而言,我關心的不是傳統的形式,而是傳統的空間。我非常關注傳統的空間特色。原有的傳統文化形式是不能被現代意義的文化所能理解的,因此如果我試圖重現古文字的涵義,就必須用現代人的思維習慣將它翻譯過來。
但空間是無形的,并且建筑具有隱喻意義。因此,我認為,空間的品質能夠超越時間,有很長的生命力。將傳統和現代和諧融洽是現代設計師的責任。我希望尋找對現代文化最具意義的傳統文化特征。在韓國傳統文化的這無形的財富中,我預計將有很多。
id+c:首爾被評為“世界設計之都”,是一個很大的機遇。很多世界著名建筑師的作品正在或即將建成,您對這一現象有什么看法?
金孝晚:首爾是一個非常有活力的城市。市長吳世勛自上任之后就努力將首爾打造成一個設計之都,政治家重視并追求好的設計,對于城市的文化環境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作為“世界設計之都”的首爾受到了全世界建筑師和設計師的關注。
id+c:您的靈感從何而來?
金孝晚:我的靈感常常來源于現場存在的問題和方案的實現過程。我認為,設計就是解決項目中的所有問題,記錄解決過程中的戲劇性。
id+c:工作之余,您的愛好是什么?
金孝晚:我的愛好就是建筑,我的職業就是我的愛好。這就是我的幸福所在。
id+c:您對于室內設計有什么觀點?在色彩、材料和照明等方面,您最重視的是什么?
金孝晚:我認為未來的設計關注的不是外在,而是生態、自然和可持續性。
id+c:亞洲復興不僅在經濟領域引發討論,在一向走在前沿的設計界也備受關注。對此,您有什么看法?
金孝晚:所有的亞洲國家文化都有很長的歷史,因此有很多具有意義的文化寶藏。但是他們沒有很好地得到現代性文化的開發,因為很多國家自身的現代化進程都比較遲。
現如今,人們已經對于西方文化感到疲倦。所以,我認為新興的亞洲文化將會在很長時間里領導世界文化潮流。
id+c:您不僅從事設計工作,也在大學從事教育工作,可以請您介紹一下目前韓國設計教育的現狀嗎?您是如何看待設計和教育之間的關系的?
金孝晚:所有韓國大學建筑學院的建筑學專業都是五年制的。這些學生將在這五年中作為有建筑師資格并擁有項目的教授的助手,受到嚴格的訓練,很多學生對學習建筑都充滿了熱情。
id+c:您將如何評價當前的韓國設計?您認為韓國設計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什么?
金孝晚:我認為當下相對成熟的韓國設計正面臨著全球化影響,但是我們將努力保持我們建筑美學的獨創性。時下,幾個年輕的韓國建筑師受到世界媒體的關注,我們希望他們能夠創造屬于自己的獨特的建筑風格。所以,未來的發展趨勢將是全球化+地方化(global + local)。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