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里的環境太好了,蟲鳴鳥飛、綠樹紅花、亭臺水榭,簡直就是世外桃源,我每天都要來這邊轉幾圈! ”在定遠縣泉塢山城郊森林公園,正在休閑鍛煉的王先生高興地告訴記者,這里以前是采礦區,到處都是亂石堆,路也不好走。
泉塢山曾是一座建筑石料用灰巖礦山,開采結束后,千瘡百孔。高陡邊坡以及破碎的巖石,使得邊坡穩定性差,極易發生地質災害。該縣采取“一礦一策”,積極推進礦山自然化、景觀化修復,讓礦區變景區。根據地勘結果,對穩定性差的邊坡,采取消坡降坡、覆土復綠等措施,消除地質災害隱患;對于穩定性較好的坡面,積極采取防護措施,盡可能地保護礦山的自然景觀及生態。
定遠縣探索礦區生態修復的實踐也讓當地得到了實惠。生態修復后的泉塢山新增綠地面積64萬平方米,成為城市“綠肺”,是居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帶動周邊地價畝均增值50萬至60萬元。磁山、立山以及山南三座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后變成金山滴水森林旅游示范區,帶動周邊鄉村旅游和民宿業發展。
為了讓生態修復有規可循,該縣將25座廢棄非煤礦山納入生態治理范圍,同步完成可研編制、立項批復等規定動作,計劃投入治理修復資金4億余元,分四期推進,力爭在2024年前完成全部任務。(記者 羅寶 通訊員 馮再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