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磨出來的光澤“更耐磨”?
而與之對比的,是“化學拋光”。
“物理拋光”的耐磨性,為什么優于“化學拋光”呢?
可以用兩張示意圖來解釋:
就好比下圖:
拋光原理如下圖:
“化學拋光”的硬度,是一層鈣鹽與蠟質成分的硬度。
這就好比兩個美女:一個天生麗質,皮膚光滑細膩、吹彈可破,另一個本來長了一臉大麻子,多抹點粉看起來也光可鑒人。
這是同一個人
天生麗質那個,出汗了擦擦還是靚麗動人。涂粉的那個,一張紙巾下去就露真容了。
“物理拋光”與“化學拋光”,二者的耐磨度對比可想而知!
在實際應用中,采用“物理拋光”型磨片磨出的物理光澤度,耐磨度是結晶技術形成的光澤度的5~10倍。大幅拉長了保養周期,在周期內均擁有令人滿意的光澤度。
小貼士 —— "物理拋光"要點:
特別提醒
這里要警惕一個非常容易與“物理拋光”混淆的拋光方式——“樹脂填補出光”。
“樹脂填補出光”原理:
“樹脂填補出光”的缺陷:
1、光澤昏暗、不透、有炫光
樹脂光澤看起來灰蒙蒙的,發昏、不透。同時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陷:炫光。炫光源于樹脂片在研磨過程中脫模形成的樹脂紋路,十分影響觀感。
炫光現象
2、耐候性差
樹脂形成的光澤,容易衰減。就像水分揮發一樣,晾晾就沒了。室內,在沒有人員踩踏的情況下兩三個月之內失光;室外環境里,沒有人員踩踏的情況下最多一月就完全失光。
3、不耐磨
人的指甲摩氏硬度大概為5,輕體樹脂的硬度在3~5中間,比人的指甲軟多了。人們鞋底的砂礫、灰塵,能夠很輕易的將這層膜磨花了,磨沒了。
總結起來就是:雖然亮度尚可,卻維持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