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里創新環保建筑新體驗
[ 發布日期:2010/12/13 11:08:13 ] 瀏覽人數: 2028
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十分重視城市建設及城市環境的整體改善,特別是在通過科技研發來提高和改善公共居住品質方面進行了多項大膽嘗試。其中,將在上海世博會展示的空氣樹和竹屋就是極具代表性的兩個創新環保建筑設計,記者日前親身體驗了這兩種獨特的設計。
空氣樹是一種人造大樹,位于馬德里市東南部的巴列卡斯住宅區生態大道,其主要功能是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調節住宅區內的氣溫。這是一種謀求改善環境、集環保與可持續發展于一體的城市發展創新設計。該項目由城市生態系統建筑設計所于2007年設計完成,并于當年在倫敦獲得了AR新銳建筑獎最高獎項。
記者在巴列卡斯住宅區看到3棵巨大的空氣樹,每棵樹的高度在10米至15米之間,主體部分是由鋼架圍成的內空的多邊形結構。大樹的底層架空,高約3米,地面鋪一層環保無毒的彩色橡膠顆粒,富有彈性。
空氣樹共4層,每層都擺放了40多個長方形花盆,每盆栽種有3株綠色藤蔓植物,通過滴灌技術補充水分。每棵大樹有近200盆、500多株植物,藤蔓爬滿大樹網狀的“外套”及“內襯”。
除了改善空氣質量,調節周邊環境是空氣樹另一項獨特本領。設計師塔托說,馬德里氣候干燥,夏季溫度很高,濕潤的空氣可以讓人感覺舒適,因此大樹安裝了噴霧系統,再加上大量的藤蔓植物,周邊濕度得以增大,溫度可以降低8攝氏度到10攝氏度左右。
為了能實時發布氣溫、濕度、大氣壓、噪音等環境指標,空氣樹上還裝有液晶顯示屏。樹頂部分由16塊太陽能板組成,大樹照明、噴霧等系統運轉所需能量都來自清潔的太陽能。此外,樹身裝有節能彩燈,夜幕降臨時,這些彩燈把大樹裝扮得五彩繽紛,同時也為街道提供了照明。大樹周邊還設有環形坐椅和秋千,可供居民休息、娛樂。采訪時正值午后,幾個當地兒童正悠閑地蕩著秋千曬太陽。
上海世博會期間,空氣樹將在世博會園區內設置的城市最佳實踐區展示,并將在世博會后保留,成為上海一道獨特的城市風景。
像這樣具有創新和環保理念的建筑在馬德里不止一處,同樣將在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亮相的竹屋也是典型代表。世博會期間,馬德里市將以“馬德里公共廉租屋的創新實驗”為主題,展示這種具有創新和環保理念的經濟適用建筑。
竹屋是馬德里社會住宅和城市再生政策的優秀實踐案例,這座社會福利住宅于2007年8月竣工,并獲得2007年英國皇家建筑師協會卓越建筑獎。竹屋位于馬德里市卡拉萬切爾區,由市議會下屬的城市住房與土地公司開發,著名建筑師亞歷杭德羅賽拉和法希德穆薩維設計。
從馬德里市中心向西南方向驅車15分鐘左右,就到達了這片公共廉租屋社區。竹屋其實是高19.2米,寬98米的6層樓房,其簡潔的造型及獨特的竹皮外墻,使這片建筑與周圍傳統的居民樓形成極大視覺反差。竹屋表面的竹子還會因季節變化而呈現出冬深夏淺的不同顏色。
竹屋的外墻體有很多可左右移動的竹簾,簾子表面由內外兩層食指粗細、1米長的細竹條豎立編排而成,兩層竹子中間有細密的鋼絲網固定,既結實又不影響美觀。竹簾的外框是結實的金屬材料,住戶可隨意打開或關閉這些竹簾。樓內有88套住房,樓房周圍是大片的公共休閑娛樂區和各種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