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亞和埃及雕塑
[ 發布日期:2005/6/13 8:48:58 ] 瀏覽人數: 234128
[烏魯克女神頭像]
烏魯克大理石頭像。公元前3500-3000年作。屬于兩河流域遠古文化。烏魯克乃兩河流域南部蘇美爾人之古城,在烏魯克文化時期(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現了紀念性建筑;后來發現的一些神廟殘跡,因墻壁為白色,故稱“白廟”。這件作品就是白廟里的女神頭像。眼睛和眉毛是由其他材料鑲嵌在大理石中,可能是寶石一類的珍貴材料,頭發是用金子或黃銅做成的。臉龐造型端莊而柔和,大眼眶具有一種深奧莫測的神秘感。它可能是當時舉行宗教祭祀用的女神頭像。發現于古蘇美爾地區的瓦卡。現藏伊拉克巴格達的伊拉克博物館。
[阿布小雕像]
早期蘇美爾王朝時期,屬考古學上的“摩蘇爾一馬布爾”文化 時期石雕。公元前3000一前2500年作。發現于特爾一阿斯馬爾的阿布神廟。這組大理石小雕像是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早期蘇美爾人的作品。最大的為阿布神像,次高的是母神,其他的是一些祭司和供養人像。這類小雕像多為直立狀態,身軀和四肢均作圓柱形,表面雕刻著簡單的花紋裝飾,姿態和手勢完全一致,神態也基本相同,雙手交叉在胸前,兩眼大睜,眼珠用白色和黑色石頭鑲嵌而成,呆呆地凝視前方,表現出祈禱和虔誠。鼻子修長,呈鳥喙式。這種小雕像,就其表現手法而言,表情是深刻的。那種畢恭畢敬的虔誠姿態和固定的手勢,已成為一種程式,在世界美術吏上也自成一家。雕像的頭發和胡須經過編織修整,十分精美而威嚴,這是古代蘇美爾雕刻的特點之一。另外,十分夸大的眼窩和不相稱的大鼻,說明這類小雕像強調夸張、追求裝飾化,并不講究寫實、逼真。傳統的靜態以及程式化的特征,可以證實這些小雕像是放在神廟里作為神祗來供奉或奉獻給神祗的。現藏伊拉克巴格達伊拉克博物館 .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