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日照市人民政府發布了關于印發《日照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規劃》中明確,到2025年,礦產資源年開采總量控制在4500萬噸以內,其中建筑用砂石土年開采總量控制2300萬噸以內。
日照市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一帶一路”海上合作戰略支點,是膠東經濟圈的重要一員,又是魯南經濟圈、黃河流域地區的重要出海口,“十四五”時期的社會經濟發展對礦產資源提出了新的要求。
——基礎建設對建筑用砂石土類礦產資源保障提出更高要求。“十四五”時期,日照市以省市重大項目為牽引,全力抓開工、抓建設。京滬高鐵輔助通道日照段、青島至京滬高鐵輔助通道鐵路日照段、董梁高速、臨日高速、沈海高速改擴建、日蘭高速日照段擴容、國道518日定線日照段改建、省道225莒阿線日照段改建的規劃或實施,對砂石類礦產資源的供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合理規劃砂石開采布局,加強砂石類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發揮礦業在基礎建設中的先導和支撐作用。
——生態文明建設對礦業綠色發展提出更高要求。堅持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總體要求。“十四五”是綠色礦業建設的關鍵期,必須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妥善處理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大力發展地熱等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持續推進礦業經濟生態化,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礦業,進一步發展綠色礦業。
總體目標
規劃期內,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和規模化開發水平進一步提高,礦產資源開采實施總量管理、科學配置。年開采總量控制在4500萬噸以內,其中建筑用砂石土年開采總量控制2300萬噸以內,在大中型礦山所占比例達到70%以上,采礦權總數量控制在70個以內。
礦產勘查開發與保護布局
嚴禁設置海砂、可耕地的磚瓦用粘土等各類禁止礦種的采礦權。
按照科學開發、有序開發和綜合開發的原則,結合日照市礦產資源的實際情況,對飾面用花崗巖、銅、金及多金屬、鈦鐵礦、灰巖和白云巖等礦種礦山集中分布的區域進行合理劃定,規劃日照市重點開采區6處。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
到2025年,全市礦產開發總量控制在4500萬噸以內,其中:建筑用砂石土類2300萬噸,通過新設、整合、關停等措施,提高集約化、規模化開采能力;在規劃期內,礦山總數控制在70個以內,大中型礦山比例達到70%以上。嚴格執行礦產開發準入門檻,堅持礦山設計開采規模與礦區儲量規模相適應的原則,建筑石料用灰巖、建筑用花崗巖、飾面用花崗巖新建礦山必須是大型礦山。
建筑用砂石土類礦產開發總量控制為2300萬噸。其中東港區300萬噸、嵐山區500萬噸、莒縣1000萬噸、五蓮縣500萬噸。
規劃期內通過礦產資源整合,壓減小型礦山和小礦數量,增加大、中型礦山數量,提高集約化、規模化開采能力。對現有采礦權到期后達不到限定規模標準將予以關停。到2025年底,建筑用砂石土類礦山總數控制在25個。規劃期內計劃投放新的建筑用砂石土類礦山20個;礦山最低資源量規模原則上不少于1000萬噸。
新建建筑用砂石土類礦山生產規模不低于100萬噸/年,礦山服務年限原則上不少于10年。符合生態紅線保護規劃和礦產資源總體規劃,遠離“三區兩線”可視范圍、植被覆蓋率低、能整體開發的山體,要整體出讓、整體開發,嚴禁大礦小開、一礦多開。
根據國家礦業政策和日照市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現狀,對建筑用砂石土類礦產,各區縣切實加強監督管理。為了促進資源規模集約開發、合理利用,結合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實際情況,對建筑用砂石土類的投放總量、最低開采規模、礦山數量、礦區生態保護等進行宏觀調控并以調控指標進行約束。
責編 | 王焱、田萌萌 · 審核 | 張朋
來源:日照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