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陽區板壁山脫硫用石灰石礦皮帶運輸長廊
礦山美起來,礦企智控起來,礦管智慧起來。
近日,記者從市規劃資源局獲悉:富陽區板壁山脫硫用石灰石礦、杭州山亞南方水泥大同石灰石礦和建德市大同鎮寺家蓬熔劑用石灰石礦等3家礦山,順利通過了省自然資源廳專家組智能化綠色礦山建設驗收。至此,我市再添3家省級智能化綠色礦山,總量達到4家,居全省首位。
“智能化綠色礦山是綠色礦山的升級版。此次通過驗收的3家礦山是全省第二批15家智能化綠色礦山試點項目中率先建成的項目。”杭州市規劃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繼年初全省首批3家試點之一的建德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洞山石灰石礦山項目通過驗收后,杭州在總結首批智能化綠色礦山試點建設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智能化綠色礦山的內涵、架構、技術方法和建設途徑,加速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建設模式,迅速在全市礦企中掀起智能化綠色礦山建設熱潮。
此次驗收,專家組一致認為,杭州市第二批3個智能化綠色礦山試點項目,以《浙江省智能化綠色礦山建設要求(試用)》確定的“164”體系為基礎,設計思路可行、資金投入到位、工作亮點突出、建設成效明顯。
其中,板壁山脫硫用石灰石礦質檢化驗系統與卡調數據對接,形成了從采運執行到配礦結果實時檢測的動態閉環控制回路,真正實現了優礦優用;杭州山亞南方水泥大同石灰石礦通過平臺視頻、人員定位、卡車調度等數據集成,實現了越界開采預警、人員車輛跟蹤等智能化管理;寺家蓬溶劑用石灰巖礦從5G+通訊基礎建設、儲量資源管理、越界開采預警、生產自動化著手,實現安全環境監測監控、全方位視頻監控識別、車輛人員定位跟蹤、生產一體化監控指揮。
“此次通過驗收的3個項目建設風格各具特色,自加功能管用好用,在全流程規范礦山管理同時,實現了優礦優用、降本增效,取得了預期成效。”市規劃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先行先試的探索,為全面推進礦山數字化建設打下了良好基礎。
“建設智能化綠色礦山,就是在現有綠色礦山基礎上疊加生產要素數字化、應用場景可視化、管理決策智控化的現代化礦山。這項工作既是浙江省礦產資源領域的一項重大改革舉措,也是推進礦業高質量綠色發展的必經之路。”市規劃資源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杭州將以此次智能化綠色礦山驗收為新起點,對已驗收項目做好跟蹤指導,進一步加強系統融合、數據集成、場景貫通,準確把握智能化綠色礦山建設核心內涵,以更高站位、更嚴標準,加快全市綠色礦山建設迭代升級,持續為打造浙江綠色礦山升級版提供杭州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