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地解釋。
具體實施方式
專職測量員根據圖紙制定每層樓梯的測量放線方案,并嚴格按照測量放線方案進行實地測量。
測量放線時,以設計尺寸為準,將整個樓梯造型視為整體,利用現有技術,最好采用吊垂線的方法,用50m鋼尺配合經緯儀逐條測量放線,在基層工作面,彈線出旋轉樓梯投影面,確定旋轉樓梯圓弧起點坐標、終點坐標、投影半徑、投影弧長、各段標高等參數,放線測量過程中,充分考慮相關旋轉樓梯總體走勢的設計方案及平臺起點、終點及過渡點的收口問題、樓梯特殊結構的處理、與周邊裝飾物的依賴關系等,確保放線過程的合理準確,采集并記錄所測量的數據,作為測量值;測量放線完畢后最好能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驗線保證數據采集的準確性。
根據得到的所述測量值,建立旋轉樓梯的BIM信息化模型,可以在施工開始前展示施工后的整體效果圖。在BIM信息化模型中分別設計繪制出旋轉樓梯內圈、外圈的內、外側共四個立面的展開圖:全段樓梯踏步按同心圓徑向分格,每個踏步的夾角一致,高度統一且最好為整數值;休息平臺尺寸在平面圖中標注清楚;踏板分塊線與蓋板分塊線對齊;踏步踢腳與護邊側板分塊線對齊;與旋轉型曲線配合,將垂直單踏步高度定為h,則以此類推,計算每個踏步的實際高度,第二、三踏步為2h、3h......,并確定踢腳基點及相應踏步高度值。
進一步地,結合建立的所述BIM信息化模型,利用現有技術對設計圖紙進行深化設計,本實施例中,利用VB語言對AUCAD進行二次深化設計,輸出如圖1所示的外側護邊10、第一蓋板20、第二蓋板30、內側護邊40、波打50、踏步板60、踢腳、腰線圍欄、扶手等每一塊所需
石材http://www.stonebuy.com/部件的大小、厚度、各邊的弧度等所需的標準數據及參數。
步驟三建立確保施工基準面及各踏步層空間準確定位、提高安裝精度的三維可測量空間坐標體系:
建立三維可測量空間坐標體系,確保施工基準面及各踏步層空間準確定位。根據彈線投影面得到的螺旋樓梯內外邊線,取同一邊線上任意直線距離不小于200mm的兩點,做所述兩點間的垂直中心線,多根垂直中心線的交點即為“同心軌道集”,即可確定同心軌道軸中心,也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采用其他方法確定同心軌道軸中心。
根據所述同心軌道軸中心及投影半徑,用鋼絲線在同心軌道軸中心與頂板層面間拉垂直于施工基準面的垂直線,所述垂直線即為同心軌道軸,嚴格保證垂直線豎直,可采用線錘、經緯儀或其他校正工具進行校正;在所述垂直線上設適配的固定套,固定套外水平設置有與所述垂直線同軸的刻度盤,刻度盤上固定有水準儀、經緯儀等設備。
步驟四旋轉樓梯土建基體修正:
調整所述固定套上的水準儀處于水平位置,根據BIM信息化模型,通過水平標尺繞垂直于施工基準面的垂直線轉動,根據一定角度的圓弧劃分成若干等份的區間,水平標尺每轉過一定角度后畫一次線,檢驗旋轉樓梯土建基體放樣的施工精度。
同理,將經緯儀調試整平后,將垂直標尺置于初始踏步位置,讀取初始刻度盤的讀數,垂直標尺拉出踏步的高度h,垂直標尺上端即為上一級踏步的位置,垂直標尺每提升高度h后畫一次線,以此檢驗旋轉樓梯土建基體踏步放樣的施工精度。
參照BIM信息化模型,利用激光放線儀等工具,采用水泥砂漿等方法對混凝土樓梯基層面進行修正,實現直形面段橫平豎直、弧形曲面順勢,最好將誤差控制在±1.0mm以內,使旋轉樓梯整體各部位尺寸與相應BIM信息化模型的各部位尺寸吻合。
根據步驟四中修正后的旋轉樓梯土建基體,利用現有技術采用小型型鋼制作基體骨架,也可以采用冷彎空心型鋼等材料制作基體骨架。
作為優選的方案,施工過程中:所述外側護邊10弧形板的板縫應按設計要求留置并與踏步板位置一致;所述內側護邊40弧形板應以安裝好的外側護邊10弧形板和飾面板材的寬度進行控制定位;安裝踏步板和踢腳時,宜按由下而上順序施工,并按樓梯中線定位;第二蓋板(30)及第一蓋板(20)蓋板最好采用整體膠粘在鋼板上,內側護邊(40)和外側護邊(10)及腰線圍欄最好采用干掛法固定,保證所述第一蓋板和第二蓋板的強度和抗沖擊性。腰線圍欄按旋轉上升的對接安裝,接點對接,對接時要做到對接點完全吻合,同時對其接后的延長線在下一個接點的上、下、左、右偏差最好都不大于2mm,為了整體美觀,樓梯欄桿的立柱定位在外側護邊頂部的扭曲面
石材http://www.stonebuy.com/蓋板的接縫處最好。
步驟七:應在旋轉樓梯的踏步板60上進行開防滑槽、噴砂防滑帶、燒面防滑帶、鑲銅條防滑等措施。
樓梯底部進行石膏封底、刷乳膠漆、兩側燈槽藏燈等相關后續安全、美觀等收尾處理。
發明人:胡慶紅、夏兵、李國慶、周寶建、胡奐、金山、岳丹、陳錫林
申請人:深圳市深裝總裝飾股份有限公司
內容來源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