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走進興國縣東村鄉小洞村小溪坑廢棄礦山,滿目青翠,芳草如茵,蜂蝶翩躚,吸引了大批市民前來游玩。
令人很難想象的是,這里曾是長期炭質頁巖礦開采后留下的一座廢棄礦山,礦坑漫山遍野,滿目瘡痍,還曾因為生態環境部督查而“榜上有名”。
一、探索修復新模式
興國縣是全國著名的“將軍縣”,革命戰爭時期,為民族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它還是一個資源大縣,礦產資源充裕,礦種類型豐富。但因歷史原因,早期的礦產開發無序、開采方法落后,導致興國縣產生面積約4861畝的廢棄礦山。近年來,已治理恢復面積1161畝,尚有3700畝需要治理。
廢棄礦區存在大面積表土裸露無植被、水土流失、河溝淤堵、良田毀壞、水源污染等環境問題,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頻發,群眾反映強烈,后續發展難題多。
二、還原綠水青山
小溪坑廢棄礦山項目區內,南北分布有6個采區,開采礦種均為炭質頁巖礦,項目區露天礦山最早開采源于上世紀80年代,損毀面積537.17畝,地質災害點6處,水土流失面積達1200余畝,生態環境脆弱區域800余畝。由于生態環境破環嚴重,項目區內施工條件惡劣,修復難度很大。
項目建設充分尊重自然規律,按照“系統性修復、整體性保護、綜合性治理”的理念,通過“山上山下同治,流域上下游同治”的系統性修復的方式進行區域綜合治理。本著“生態優先、因地制宜”的原則,通過采取清坡減荷、削坡放階、錨桿掛網、覆土復綠等措施消除地質災害隱患,減少水土流失,重構項目區生態系統。對受礦區影響的下游區域進行流域環境綜合整治。采用格賓石籠網生態護岸工藝、生態排水溝工藝和喬灌草混交生物多樣性恢復工藝等工程措施和施工工藝,多措并舉開展生態綜合修復治理。
“一年多來,我們對每個分部、分項工程都充分論證、科學管理、合理施工。我們復綠了廢棄礦山,更要激活這個礦山,我們的目標是讓興國這座‘將軍縣’的‘山水綠核’徹底回歸。”大隊項目修復負責人手捧圖紙,展望著項目前景。
通過治理,消除了地質災害隱患點6處,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00余畝,為森林增添了更多綠色,保護了周邊130余畝基本農田,恢復生態功能區面積800余畝,林草覆蓋率達到90%,成活率達95%以上。二級飲用水源地得到有效保護,縣域內約30萬人口的用水安全得到了保障,為家園織密一道安全網。
三、再造金山銀山
“通過項目建設預計可以產生新增耕地80余畝,林地420余畝,可騰退建設用地指標500余畝,還產生其他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大隊長周就貓說。
通過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帶動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和村民就業增收,實現了“綠水青山”的綜合效益,走出了一條經濟、社會和生態協調發展之路。項目建設不僅保護了耕地,改善了生態環境,也直接帶動當地100余位農民工的就業,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
持續改善的生產生活環境,使項目區成為了當地的網紅打卡地,同時也為當地產業發展提供了保障,吸引了當地部分外出務工村民返鄉就業,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勞動力資源。
“原來這里因為環境污染,大家都紛紛搬遷出去,現在修復好了,到處綠油油的,我們都陸陸續續回遷,大家還紛紛種上水稻、臍橙、茶葉等農作物,在家門口就可以掙錢養家,多好呀!”村民葉興發不由地感嘆。
如今在修復區內,山頂蓋上“綠被子”,山腰圍上“綠帶子”,山下鋪上“綠毯子”,到處生機盎然,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統一、人在景中游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