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今,走進萊州市柞村鎮新日月、華友廢棄礦山治理區,看到的是經過初步治理重現的自然山體,一排排黑松樹苗初露綠色景觀。
與一年前因采礦留下的亂石成堆,山體殘蝕的廢礦坑相比,煞是好看。這是萊州市廢棄礦山恢復治理的一個縮影,讓“廢棄礦山”舊貌換新顏,彰顯出萊州市通過推進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改善生態環境,不斷提高百姓獲得幸福感的決心和魄力。
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成立工作專班,明確相關部門及相關鎮街職能分工,有序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形成了運行有效的工作機制,確保工程高質量推進。
科學制定治理規劃。堅持“生態優先,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編制了《萊州市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行動計劃(2017-2021年)》《萊州市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2018-2025年)》,確定了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重點工程。
強化督查跟蹤指導。深入到重點治理的礦山加強明察暗訪和日常督導檢查,督促做好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工作,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指導,現場協調、現場解決施工中遇到的難題。
到2020年底,全市共完成廢棄礦山恢復治理整改任務50處,整改面積431.05公頃,種植各類樹木92000多株。啟動“礦山復綠行動”,在沙河鎮黑羊山村組織實施治理工程2處,栽植各類苗木28000株,753畝廢棄礦山重新披上綠裝。
下一步,萊州市將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誰治理誰收益的原則;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屬地負責的原則;堅持因地制宜、綜合治理、講求實效的原則,按照《萊州市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2018-2025年)》,多措并舉,加大工作推進力度,全面完成廢棄礦山治理任務,實現更大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