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黔江區正陽街道巖柳灣采石場看見,開展生態修復后的采石場新栽種的樹木都已存活,長勢不錯。現場還有工人正在對樹木進行施肥,確保樹木的營養供給,生態修復治理工作初顯成效。
礦山開采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非經治理而無法使用的土地,又稱礦業廢棄地,廢棄地存在因生產導致的各種污染。礦山修復即對礦業廢棄地污染進行修復,實現對被破壞的生態環境的恢復,以及對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記者從黔江區規劃自然資源局了解到,黔江區以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為突破口,積極探索自然資源生態修復的新途徑。截至目前,已經全面完成了2020年度歷史遺留和關閉礦山生態修復任務,全區共完成19個礦山生態修復21.15公頃,通過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審查銷號,完成市上下達13公頃任務的162.7%。其中,自然恢復4個礦山2.31公頃、工程修復14個礦山18.09公頃、再利用1個礦山0.75公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就是提升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在實際工作中,黔江區規劃自然資源局積極按照國、市關于生態環境保護的部署安排,切實提高思想認識,深刻理解開展礦山生態修復工作的重大意義,抓住有利時機,加快工作節奏和進度,嚴格按照時間節點,對照反饋問題、任務,不斷加大督查力度,強化措施,倒排工期,夯實責任。
黔江區規劃自然資源局督促指導相關鄉鎮及礦山
企業http://www.stonebuy.com/enterprise/有序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和資源環境保護工作,并聯合相關部門,采取有力舉措,采用適宜當地生態修復需要的先進技術,合理確定礦區內各類空間用地的規模、結構、布局和時序,優化國土利用格局,整體推進,高效高標完成修復任務,加快了生態文明建設步伐,造福了礦山周邊區域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