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zo采石場
nrico Sassi Architetto
(Arzo采石場內的天然圓形劇場和木制走道)
在瑞士的Arzo采石場地區內,發現的沉寂角礫巖統一被稱為Arzo大理石。這種風靡整個歐洲的
石材http://www.stonebuy.com/,早在1300年,便已經開始開采。但在2009年,由于運營了六代的負責礦石開采工程的Rossi & Ci.公司宣布倒閉,Arzo采石場一度陷入了“廢棄狀態”。2011年,Patriziato di Arzo公司收購了這些廢棄的建筑,希望能夠重建整個采石場區域,同時,也重新將采石工程提上日程。
采石場地區的重建和現有建筑的再利用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教育步道,即通向基地上部樹林中的古采石場的步道;二是天然圓形劇場,即對現有的廢棄Cave Caldelari區域的開發和再利用;三是采石場加工工廠,即在空間功能上對現存古老棚屋進行改造,這些曾經用于切割大理石的空間將被改造成為一系列加工和展覽空間。
教育步道采用當地的刺槐木和混凝土板建造而成,沿著采石場的表面布置,從而延伸了橫穿沼澤的人行道。這條路線以鋼筋混凝土墻為特征,增加一系列由鋼筋支撐的欄桿來提高安全性能。建成后的步道,引導著人們一路走向大理石采石場上方的廢棄洞穴,向人們展示一系列各不相同的采石技術和各種類型的被開采出來的石料。
(木制步道,增加一系列由鋼筋支撐的欄桿,從而提高自身的安全性能)
此外,設計團隊還在教育步道的起點處設計了一座帶有公共便利設施的新建筑。這座建筑完全由大理石砌塊建造而成,上方由HEB鋼梁支撐的半透明頂棚帶給了空間自然光亮的照明方式,而頂棚和墻體之間的開放帶則實現了整體建筑的自然通風。建筑的墻體由具有不同表面紋理和顏色的大理石塊建造而成,室內的洗手盆采用了一種古老的、純手工開采的大理石打造,由氧化金屬格柵制成的門體契合了
石材http://www.stonebuy.com/的野性,最終成為了建筑的一部分。
(帶有公共便利設施的新建筑)
考慮到廢棄的Cava Caldelari地區是一個在地質和古生物學、以及動植物學方面有著重要意義的區域,設計團隊與環境工程公司Oikos 2000合作開發,將其重建為“天然圓形劇場”。通過創建一系列利用場地自然特征的特定生物群落,設計團隊在保護重要自然環境的同時組織空間,使人們可以進入。而為了方便劇場項目的實施,設計團隊清理了一個遍布著碎石碎屑的區域,在其上以半圓形的形式,設置了四排由大理石塊制成的座椅。這些退臺式的座椅既可以作為休息的座位,也可以作為公共活動的舞臺空間存在。
(天然圓形劇場鳥瞰圖,以半圓形的形式,設置四排由大理石塊制成的座椅,退臺式的座椅既可以作為休息的座位,也可以作為公共活動的舞臺空間)
采石場加工工廠空間的重建,設計團隊通過重新利用和升級設有原始生產設施的老舊建筑來完成。整個工程具體包括兩個分散的建筑體量:一個可以看作是大理石棚屋的主建筑體量和一個用于組織入口和交通流線的輔助體量。
(加工工廠主體量外觀局部)
雖然老舊的屋頂已經被替換,但設計團隊仍然保留了大理石棚屋所特有的原始木桁架。在原始木桁架的兩側,設計團隊增加了兩個新的鋼桁架來確保屋頂的靜態安全性。而用于組織交通流線的體量的主要空間則擁有著一個獨屬的新屋頂,新屋頂采用大理石板作為覆層。
另外,設計團隊修復并重新利用了兩扇原有的鋼門,以及建筑內部的兩扇古老的木門。工廠空間得以保留,原有的處理
石材http://www.stonebuy.com/的機器也已經被修復。在大理石營房的內部,一臺1925年的古老的Hatz柴油發動機驅動著一個飛輪,該飛輪又反過來激活了螺旋電線,電線通過一個垂直的底座支架和飛輪系統與外部空間聯系起來,向人們演示用螺旋電線切割大理石的技術。
(加工工廠入口,修復并重新利用了兩扇原有的鋼門)
(加工工廠內部空間,屋頂采用帶波紋的透明聚碳酸酯板,保留原始木桁架,并在其兩側增加兩個新的鋼桁架)
(加工工廠夜景)
如何認識并對待采石場?瑞士Arzo采石場給出了特別的答案。設計團隊并沒有把他們看作大地上丑陋的傷疤,想盡辦法將其完全掩蓋遮擋,而是認識到它們的景觀獨特性,利用場地特征和現有建筑來將這片破碎的土地轉變成別樣的風景。這是一個誠實的項目,在采石施工現場構建戲劇性美學空間成為了這個項目的最大亮點,值得其余還未處理的廢棄采石場效仿、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