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日期:2020/4/7 15:08:35 ] 瀏覽人數: 2210
1、火燒面
2、拋光面
3、啞光面
4、自然面
5、剁斧面(斬假面)
6、荔枝面
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是用鑿子在表面上密密麻麻的鑿出小洞,有模仿水滴經年累月的滴在石頭上的一種效果。
7、機切面
直接由圓盤鋸、砂鋸或橋切機等設備切割成型,表面較粗糙,帶有明顯的機切紋路。
8、蘑菇面
9、菠蘿面
10、拉絲面
11、粗磨(Rough-Rubbing):
表面簡單磨光,把毛板切割過程中形成的機切紋磨沒即可,感覺是很粗糙的亞光加工。
12、酸洗(Pickling):
13、開裂(Nature Split):
俗稱自然面,其表面粗糙,不過不像火燒那樣粗糙。這種表面處理通常是用手工切割或在礦山鏨以露出石頭自然的開裂面。
14、翻滾(tumbled):
表面光滑或稍微粗糙,邊角光滑且呈破碎狀。有幾種方法可以達到翻滾效果。20毫米的磚可以在機器里翻滾,3厘米磚也可以翻滾處理,然后分裂成兩塊磚。大理石和石灰石是翻滾處理的首選材料。
15、水沖(Water-jet):
16、仿古(Antique):
火燒仿古(Flamed Brushed):先火燒后再做仿古加工。
17、酸洗仿古(Pickling Brushed):
先酸洗后在做仿古加工。
18、噴沙(Sandblasted):
19、拉溝(Groo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