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日期:2017/9/22 10:47:37 ] 瀏覽人數: 2322
水晶的常識
水晶是一種無色透明的石英結晶體礦物。它的主要化學 是二氧化硅,跟普通砂子是“同出娘胎”的一種物質。當二氧化硅結晶完美時就是水晶;二氧化硅膠化脫水后就是瑪瑙;二氧化硅含水的膠體凝固后就成為蛋白石;二氧化硅晶粒小于幾微米時,就組成玉髓、燧石、次生石英巖。
水晶為什么能經受得起一般性摔打?這是因為它有強健的“筋骨”,寶石學稱之硬度,硬度是指寶石抵抗力刻劃的強度。
水晶的硬度如何測得?
很早以前,當鋪的老板對他們認為可疑的水晶仿制品,利用一個硬的尖或鋼銼在不明顯的翻面作硬度檢測,他們在面上刻劃,留下一點不顯眼有痕跡,以便提醒其它典當同行注意。很顯然這是一種最原始、最笨拙的測試手段,它有可能導致水晶破損。
1824年,一位叫弗里希.摩斯的奧地利礦物學家,從許多礦物中抽出10個品種,經過科學實驗測出它們的相對硬度,由此得出水晶硬度為摩氏7。盡管后來美國國家標準局使用、推廣更科學的諾普硬度測試器,但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珠寶商,仍習慣于摩氏硬度表。
水晶破口:貝殼狀。
水晶的化學成分及性質:
化學式為SiO2。純凈的無色透明的水晶是石英的變種。化學成分中含Si—46.7%,O—53.3%。 由于含有不同的混入物或
機械http://www.stonebuy.com/machine/混入的而呈多種顏色。紫色和綠色是由鐵(Fe2 )離子致色,紫色也可由鈦(Ti4 )所致,其他顏色由色心所致色。在水晶中含有砂狀、碎片狀針鐵礦、赤鐵礦、金紅石、磁鐵礦、石榴石、綠泥石等包裹體;發晶中則含有肉眼可見的似頭發狀的針狀礦物的包裹體形成。含錳和鐵者稱紫水晶;含鐵者( 呈金黃色或檸檬色 )稱黃水晶;含錳和鈦呈玫瑰色者稱薔薇石英;煙色者稱煙水晶;褐色者稱茶晶;黑色透明者稱為墨晶;呈淺綠色者稱為石髓。
水晶的物理性質:
水晶呈無色、紫色、黃色、綠色及煙色等。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硬度7。性脆。比重2.65。 無解理。貝殼狀斷口,也有好的平等脊的人字形斷口。紫水晶具有清楚的二色性,黃水晶和茶水晶具有弱的二色性。發光水晶具有強烈的磷光性。帶綠色的砂金水晶在長、短波紫外線照射下發灰綠色熒光。具有貓眼、虹彩和砂金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