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火成巖、沉積巖、變質巖的定義
[ 發布日期:2015/6/25 8:39:46 ] 瀏覽人數: 12789
各種造巖礦物在不同的地質條件下,形成不同類型的巖石,通常可分為三大類,即火成巖、沉積巖和變質巖,它們具有顯著不同的結構、構造和性質。
一、火成巖
火成巖又稱巖漿巖,它是因地殼變動,熔融的巖漿由地殼內部上升后冷卻而成。火成巖是組成地殼的主要巖石,占地殼總質量的89%。火成巖根據巖漿冷卻條件的不同,又分為深成巖、噴出巖和火山巖三種。
1.深成巖
深成巖是巖漿在地殼深處,在很大的覆蓋壓力下緩慢冷卻而成的巖石,其特性是:構造致密,容重大,抗壓強度高,吸水率小,抗凍性好、耐磨性和耐久性好。例如,花崗巖、正長巖、輝長巖、閃長巖、檄攬巖等。
2.噴出巖
噴出巖是熔融的巖漿噴出地表后,在壓力降低、迅速冷卻的條件下形成的巖石,如建筑上使用的玄武巖、安山巖等。當噴出巖形成較厚的巖層時,其結構致密特性近似深成巖,若形成的巖層較薄時,則形成的巖石常里多孔結構,近于火山巖。
3.火山巖
火山巖又稱火山碎屑巖。火山巖是火山爆發時,巖漿被噴到空中,經急速冷卻后落下而形成的碎屑巖石,如火山灰、浮石等。火山巖都是經質多孔結構的材料,其中火山灰被大量用作水泥的混合材,而乳石可用作輕質骨料,以配制輕骨料混凝土用作墻體材料。
二、沉積巖
沉積巖又稱水成巖。沉積巖是由原來的母巖風化后,經過風吹搬遷、流水沖移而沉積和再造巖等作用,在離地表不太深處形成的巖石。沉積巖為層狀構造,其各層的成分、結構、顏色、層厚等均不相同,與火成巖相比,其特性是:結構致密性較差,容重較小,孔隙率及吸水率均較大,強度較低,耐久性也較差。
1.機械http://www.stonebuy.com/machine/沉積巖
風化后的巖石碎屑在流水、風、冰川等作用下,經搬遷、沉積、固結(多為自然膠結物固結)而成。如常用的砂巖、礫巖、火山凝灰巖、粘土巖等。此外,還有砂、卵石等(未經固結)。
2.化學沉積巖
由巖石風化后溶于水而形成的溶液、膠體經搬遷沉淀而成。如常用的石膏、菱鎂礦、某些石灰巖等。
3.生物沉積巖
由海水或淡水中的生物殘骸沉積而成。常用約有石灰巖、白攣、硅藻土等。
沉積巖雖僅占地殼總質量的5%,但在地球上分布極廣,約占地殼表面積的75%,加之藏于地表不太深處,故易于開采。沉積巖用途廣泛,其中最重要的是石灰巖。石灰巖是燒制石灰和水泥的主要原料,更是配制普通混凝土的重要組成材料。石灰巖也是修筑堤壩和鋪筑道路的原材料。
三、變質巖
變質巖是由原生的火成巖或沉積巖,經過地殼內部高溫、高壓等變化作用后而形成的巖石,其中沉積巖變質后,性能變好,結構變得致密,堅實耐久,如石灰巖(沉積巖)變質為大理石;而火成巖經變質后,性質反而變差,如花崗巖(深成巖)變質成的片麻巖,易產生分層剝落,使耐久性變差。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