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面對面 美籍華僑設計師Tony Chen
[ 發布日期:2010/11/29 11:21:47 ] 瀏覽人數: 3278
美籍華僑設計師Tony Chen,有著美國、日本、臺灣等地方的學習工作經歷,加上20年的設計經驗,資本傲人如他,卻低調簡單,不追求虛名浮華,只想在人生的每個階段做出最完美的案子,讓我們一起去感悟他的充實和快樂。
Tony Chen 美籍華人
1987 建筑景觀碩士
1989 企業http://www.stonebuy.com/enterprise/管理碩士
1991 臺灣臺北IDLA工程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
2001 美國舊金山TONY & PARTNERS DESIGN
CONSULTANTS STUDIO設計總監
2007 美國洛杉磯TONY & PARTNERS CONSULTANTS
INTERNATIONAL CO.LTD.設計總監
2004 北京時尚家居置業專題:專題座談“海歸細數海
內外居住異同”北京家飾雜志專題采訪、專欄、
專題演講、年度中國http://www.stonebuy.com十佳室內設計師入圍
2005 北京INTERIOR DESIGN專題:專題演講
“豪宅設計與生活”
2006 北京東易日盛裝飾公司設計師訓練營專題講座
2007 北京奢華居室專題:專題文章“奢華家居與設計”
2007 北京樓市專題:專題演講“規劃設計與城市生活”
"讓自己保持一顆敏感的心,靈感可以積累,從任何時間、地點、事物中汲取營養"。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Tony Chen 雖然小時候出于孩童時期的好奇心非常喜歡粗淺的亂涂亂畫,但是那個時候的他絕對沒有意識到未來將會把室內設計作為終身的事業發展,一切看似偶爾卻又是必然。
因為父母工作忙碌的關系,Tony Chen從少年時候起就和祖輩生活在臺灣,過早的獨立并沒有讓意志堅強的他和其他不良少年一樣放縱自己,反而刻苦努力,并在寒暑假期間兼職打工,賺取生活費維持自己的生活開支。正因為年青時就養成這樣獨立的思考習慣,并積累了寶貴的社會經驗,相比于同年人,Tony Chen有著超乎年齡的毅力、理智和成熟,他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實穩健。
進入設計的3D世界
后來,如愿進入到臺灣中國http://www.stonebuy.com文化大學學習建筑景觀學的Tony Chen是從大學時期開始真正接觸設計, 從設計學習的標準,制圖的要求到浩瀚的各類書籍,老師淵博的學識,再到大學精彩豐富的課程等都為他打開了一扇通往神奇世界的大門,令他沉醉。而讓他深深愛上設計師這個行業是大四寒暑假時期掙得一萬兩千塊的臺幣(折合人民幣3000元),這些可能并不太高的薪金讓他覺得自己也是一個準社會人,職業人,并為之興奮不已。
當時,他在系主任開設的工程設計公司實習,這個公司涉及的業務方向有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等等,而Tony Chen 就是在這里接觸到了室內設計行業。當然,作為新人的他實習期間并沒有機會真正接觸到設計,接觸到項目,只是像影片里新人去少林寺學藝一樣,開始的時候師傅不會教給你什么招式,心法口訣,卻會讓你挑水、砍柴,做一些和武術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事情,其實卻是考驗新人的耐力和練好基本功。Tony Chen 也經歷了這些過程,除了畫圖,還需要收拾桌子、做一些沖咖啡、買蛋糕等雜事,不過后來他也慢慢理解到,新人都需要耐心和熱情,更需要厚臉皮和堅韌來承受挫折和打擊,就像小樹一樣,沒有經歷風雨是無法長成參天大樹的。他白天雖然沒有做多少和設計相關的事情,但是晚上回到家,關上房門,都會把前輩做的案子反復練習,加入自己的想法設計,繪畫。
為謀生存,成就室內設計職業
雖然大學時期學習了諸多知識,但是設計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Tony Chen在和記者聊到他早期的工作狀態時,他自豪地說,對于室內設計,自己可以說是自學成才,學習的早期過程就是模仿,設計也不例外,自己開始也是模仿一些項目圖,領悟它,但模仿的過程完成以后,就會加入自己的領悟和思想,成為自己的作品。
初出茅廬而且在臺灣沒有什么背景的自己根本無法接觸到非常大的建筑項目,相反,拿到規模較小的室內設計項目機會比較高,這樣才能維持自己做建筑景觀設計沒有成交之前的生活開支,因為自己不會只為了一心完成大的項目而違背自己謀生存的原則。當自己做了一段時間的室內設計后,也發現這個行業非常有趣。
建筑、景觀設計和室內設計在學科上,或是人們的觀念里都是被清晰的區分開來的,對以上學科都有涉及到的Tony Chen并沒有將以上三者分割看待,他提到,特別是在思考上,室內設計和建筑設計都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學習過建筑設計后,在思考室內設計的時候思維的方向都會比較大,通常都會從建筑物的景觀往內推、到外墻,一直到室內設計,這樣對全局就有清楚的把握,而且在細節處理上更加完善。可能客戶以為只有獨棟別墅才能這樣做,外圍設計無形化的公寓通常也采用這種思考方式,因為這樣也是對客戶的負責任。
"設計是不可以論斤,論兩,論錢,爭執、計較的,而是應該把全部的精力放到設計上來,設計的價值在于不可復制"。
“一見鐘情”&“越品越有味道”
從事設計已有20余年的時間,Tony Chen的諸多作品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贊揚,那一向對自身高標準、嚴要求的Tony Chen 希望自己的作品給公眾留下怎么樣的印象呢?他思索片刻回答道,最起碼第一眼要一見鐘情,不是第一眼就讓人覺得別扭,當然這里的一見鐘情不是膚淺的,而是非常耐看,越看越有味道。或是第一眼能夠接受,在以后的生活中會慢慢品悟出來設計師的用心良苦。
考慮到大家對設計方面屬于非專業水平,Tony Chen 解釋道,我以前曾經給一個大老板設計居住空間,其中書房作為重中之重放到房子設計的最后,我花費了5天的時間來思考書房設計,不過案子完成后,這位老板第一眼看到書房的時候并不以為然,甚至認為我在敷衍他,因為書房里除了必要的東西外,沒有多余的裝飾。有一盞讓他在深夜時刻靜心的燈光,考慮老板身材偏胖喜歡半躺,還配了一張舒服的躺椅。除此之外,再沒有任何多余的元素。不過這位老板在搬進去一周后給我打電話,表示非常喜歡書房的設計,也體會到了我的用心。因為這位老板喜歡晚睡,喜歡在夜深人靜的時刻思考公司的很多事情,或是看看書,而書房里沒有任何能夠干擾他視線和思維的東西,讓他在自己的世界里深度思考。
對于商業行為中的一見鐘情和對客戶的視覺沖擊,Tony Chen補充道,有的樣板間的一見鐘情會經過時間的考驗讓人越來越膩,因為當時看房子時間最多一個鐘頭,他設計的初衷就是讓你掏錢購買,可是在搬進去以后有的可能半年或是三個月就會有膩煩的感覺。而我這邊強調的一見鐘情是素顏的,除了有美麗形體和容貌,還要有內涵和優雅的氣質,讓人越看越喜歡。
設計價值“無價”
設計能創造成千上萬的社會價值,并且已經在服裝、珠寶等時尚行業得到了驗證,而室內設計的價值也在為廣大消費者認可,一直堅持設計無價的Tony Chen在這個方面有什么獨特的見解呢?
他回答道,設計無價可以分為兩部分來解釋,第一,舉個例子,客戶分別找到收費便宜的設計師和收費較貴的設計師,收費較便宜的設計師會讓客戶怎么樣都可以,而且什么都可以有。但是收費較貴的設計師卻不行,而且收費還高。其實兩者的區別顯而易見,客戶為什么愿意選擇收費較貴的設計師,是因為設計師的生活閱歷,人生歷練,感悟,所見所聞,學習、設計功底等各方面都不一樣,在這里要比的是性價比而非價格。就像汽車的構造都一樣,但是為什么奔馳和普通的汽車不一樣呢。這個是設計師本身的無價價值。換個角度來談,就是一樣的改造費用和改造場地,普通設計師和有境界的設計師設計出來的作品就是兩個層次,和設計境界有關,設計師本人就是價值的中心點。
第二,設計無價表現在設計作品上,設計是不可以論斤,論兩,論錢,爭執、計較的,而是應該把全部的精力放到設計上來,設計的價值在于不可復制,可能這個設計作品在你的家里非常舒服耐看,但是放到別人家里就怪怪的,說不出的別扭。就像樣板房和毛坯房哪個更有讓客戶掏錢的欲望,這個就是一種設計的無形價值體現。
設計之路雖痛苦,但更快樂
痛苦并快樂的設計之路是很多設計師從業多年來的感受,而經驗豐富的Tony Chen是如何看待兩者的關系呢?他說,設計這條路既痛苦,但更快樂,快樂的感受大于痛苦。對于我個人來說,設計的過程聽上去比較痛苦,需要精心的畫圖,仔細的推敲,但是它的結果是美好的,所以只要想到美好的事情,痛苦就可以忽略不計了。這個過程用個不太恰當但意思如此的比方,設計比較像生小孩的過程,雖然過程很痛苦,但是小孩出生后帶給父母、家人的快樂遠遠超越了生產時的痛苦。當然,我也有比較痛苦的時候,但不是來源于設計,而是客戶聽不明白我的想法,或是不接受我的設計理念,我不是痛苦客戶的拒絕或不明白,而是痛苦自己為什么這么笨,不能讓他明白和接受。
同時,設計成果也是具有這樣的兩面性,得到肯定會很高興,但是被否定會很難過,我們公司下面的設計師也會為這種事情而煩惱。但我會告訴他們,面對客戶的批評不要生氣,應該感到高興才是,就應該讓客戶盡情批評,因為客戶有權利說自己的意見,但設計師也有權利決定是否聽取,對客戶說的對的部分虛心接受幫助自己進步,但是不對的地方就當他在發表言論,也沒必要動氣。
國內外設計師的差異點
目前中國http://www.stonebuy.com室內設計師水平日益國際化,但還是和國外設計師存在一定的差距,Tony Chen 目前在中國http://www.stonebuy.com和美國分別開設了設計公司,經常往返于國內與國外,對于這種差距有什么看法呢,對于如何縮小這種差距有什么好的建議呢。他思考片刻回答道,差距是必然存在的,無論是人文歷史、思想觀念、做事方式、服務收費,還是工作環境、敬業精神、價值觀與道德觀都存在差異。比較明顯的有以下幾點,第一,思維方式。國內設計師包括亞洲的設計師思維方面因為傳統文化或歷史局限,思維方面有一些有形或無形的框框。而西方國家的設計師思維沒有束縛,設計作品也比較奔放和新奇。
第二,預約觀點。可能是國內客戶的習慣,養成了大家都沒有預約的觀點,甚至還覺得預約很大牌,其實不是這樣,比如我國內的公司人手比較少,但是事情非常多,所以沒有辦法一次服務到位那么多客戶,如果用預約,大家可以用比較寬松的時間來敲定一些細節。第三,服務收費。一些不注重設計價值的設計公司,旗下的設計師工資偏低,也影響了部分設計師工作的積極性不高。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設計師、老板、客戶之間就像一條生物鏈,一環扣一環,老板發給設計師薪水高,設計師會將全部的精力用于設計作品,完美的作品也會讓客戶覺得物有所值,從而提高公司的名聲。
第四,創造完美的作品。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張國外的CAD圖需要500元,而國內的只需要50元,兩者區別在哪里呢,可能500元的圖中有粗有細,有濃有淡,標的非常清楚完整,尺寸也很清晰;而國內的可能粗細一樣,濃淡一致,標的不清楚甚至不標、標錯。這可能和行業環境有關,也和敬業有關,但只有努力地學習、工作,不斷地改正錯誤,要把每一個案子當作自己要退出設計界最后的告別作,按這個心態做,就會創造每個時間段里,對自己來說最完美的作品,這個也是我自己一直堅持的。而對于縮小國內外設計師之間的差異,除了要嚴以律己,努力學習,也要時時了解國外的訊息,學習日本、美國等國家的設計發展,多看多了解。
“中西合璧”成為潮流
作為美籍華僑的Tony Chen 從小生長在臺灣,又有著日本、美國的學習工作經驗,對于中西兩種文化的跨度和把握,他在作品中是否對這兩種文化進行了融合和重新演繹。他回答道,是這樣,中西合璧將會是未來15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一種流行趨勢。因為現在的中國http://www.stonebuy.com日益國際化和強大,外國人也非常喜歡中國http://www.stonebuy.com博大精深的文化和中國http://www.stonebuy.com元素,所以,這種中西合璧的手法,格調都會成為一個潮流,雖然它早已經開始了,但是它會一直演化,進步,進化到一種境界。當然這種合璧不是兩種元素的簡單堆砌,不是在西方沙發旁邊放一個中國http://www.stonebuy.com圖騰的壁畫,而是將兩者的氣質融合,讓人在無形之中既能感到中國http://www.stonebuy.com文化的底蘊,又能觸摸西方的時尚。
同時,兩者的融合也能摒棄各自的弊端,中國http://www.stonebuy.com元素需要學習西方的無止盡,擺脫條條框框,而西方也要學習中國http://www.stonebuy.com包括東方的元素,不至于太過標新立異。當然,兩者都必須以實用為前提,設計并不是抽象的東西,而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
靈感的旺盛源泉
對于自己豐富的設計靈感來源,Tony Chen坦言,讓自己保持一顆敏感的心,靈感可以積累,從任何時間、地點、事物中汲取營養。包括設計經驗、國際閱歷、與客戶、朋友的交流、人生的感悟、生活的歷練,甚至電影旁白和晚上的夢境,都會幫助我的創作。當然,也會通過釣魚、音樂等愛好,來放空自己的思想,重新組合對設計有益的靈感。
“中西合璧的手法,格調都會成為一個潮流,雖然它早已經開始了,但是它會一直演化,進步,進化到一種境界”。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