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佛山奇石文化協會秘書長的林紹輝涉足書法、陶藝、國畫、奇石,樣樣有建樹,可以說,他是一個博學的收藏家,也是一個技藝精湛的工藝美術師,他既能“識貨”也能“抬貨”,他能從上百人淘過的石頭堆中發現“奇貨”,也常常用一個“奇名”讓摸不著名堂的石頭“化普通為神奇”。
識貨
百人淘過石堆中發現“奇石”
林紹輝收藏、研究奇石多年,藏有數量眾多的奇石,而他的成就不僅僅在于藏,還在于建設性研究。如今收藏界廣泛認可的奇石六大標準“質(質地)、色(色彩)、型(造型)、紋(紋理)、名(命名)、座(底座)”,林紹輝是確立者和推動者之一。
據他介紹,“質、色、型、紋”是天然因素,人為可改變的只有“名”和“座”,而“座”往往又是因為“名”而誕生,所以“名”對一個石頭來說太重要了。他往往能從已經有上百人淘過的奇石堆中發現“奇貨”,并為其命“奇名”配奇座,讓其身價翻幾倍甚至好幾十倍。
比如,前些年他參加深圳一次奇石展,會場外擺了很多地攤,來參展的上百名專家行家已把這些地攤淘過了,林紹輝依然慧眼發現了一塊“奇石”,表面看起來,它毫無造型,但他將石頭平的一面反轉過來,并為其命名“仙臺敘舊”,配上一個檀木座,立即讓這塊奇石有了和造型吻合的聯想和詩意內涵,價值也翻了好幾倍。
“抬貨”
“奇名”一出石頭身價立漲
林紹輝不僅為自己的“奇石”絞盡腦汁想“奇名”,還常常熱心地為一些奇石收藏者的奇石命名,令其“化普通為神奇”。前年在佛山中山公園的奇石展會上,他發現了藏家吳某一塊命名為“大將風范”的黃臘石奇石,當時這塊奇石的僅值一千多元,而他一看到這塊奇石,就立即冒出“一葦渡江”名字,“一葦渡江”典故源于達摩借助一根蘆葦變成的蘆葦花渡江的故事,“這塊石頭的造型太像當時達摩渡江時候的身形了,但是藏家吳某卻從不知道這個典故,所以他當時并不采用”一葦渡江“,仍用”大將風范“的名字參展。”林紹輝說。
當時在展會上,這塊石頭被奇石收藏名家敘文正看到,也是脫出而出“一葦渡江”,英雄所見略同,吳某再次找回林紹輝,立即將奇石改名為“一葦渡江”。臺山有企業http://www.stonebuy.com/enterprise/家看到這塊石頭,當時就出價6萬元來購買,但藏家吳某不愿意賣。
珍珠灰 小鐵灰 梨花白 梨花紅 ,芝麻白 芝麻灰 ,中國黑 雅典紅
福建青, 福壽紅,福鼎黑,雞血紅,豆沙紅,木紋紅,紫紅麻
桂林紅 粉紅麻 金點綠 鐘山青 大白花 黃金麻,廣西芝麻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