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中國http://www.stonebuy.com石雕之鄉”——嘉祥這片熱土,就走進了源遠流長的石雕藝術殿堂。在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氏祠,一睹漢代留下的一部偉大史書——漢畫像石,深深感受到了凝聚在石頭上的漢代輝煌,聽到了歷史深處的回響,看到了當今開出的璀璨石雕之花。
管仲射小白、荊軻刺秦王、伏羲女媧圖
(一)
“選擇名石、南山之陽、擇取妙好、色無斑黃、前設質坦、后建祠堂、雕文刻畫、羅列成行”,——衛改(東漢雕畫藝術大師),他口中的名石指的就是嘉祥縣的天青石,正是此石,構建了古代民族文化的藝術瑰寶——武氏墓群石刻,即武氏祠漢畫像石。
石刻建于東漢建和元年(公元147年成于公元189年),它生動形象地再現了漢代及漢代之前的社會生活,重現出先秦時期的歷史文化積淀,其內容之廣泛,思想內涵之深遂,雕刻之精美,居全國漢畫像石之首。祠內現存石闋、石獅各一對,石碑二方,漢畫像石四十六塊,隸書題記共約1000多字。www.stonebuy.com
屹立在武氏墓地神道原地上的雙闕,具有非常獨特的建筑藝術,雙闕皆為子母闕形式;單檐的子闕,傍依重檐聳立的母闕,母子闕都建立在一個三層的基座上,闕身上下安置兩個形狀一樣而相反的櫨頭和覆斗狀座,使雙闕顯得既對稱穩重,又錯落有致。
闕前面相對而立的那對石獅,更增添了神道大門的威嚴氣氛,據文獻記載,獅子是漢代張騫從西域引進來的一種動物,因其高大威猛,很快就被工匠藝術家們吸收應用到石刻中了,此石獅,是我國文獻記載的年代最早的石刻獅子,可謂我國石獅雕刻的鼻祖。整個石獅造型線條飽滿,粗實穩壯,表現出一種精力充沛、威武勇猛的氣勢。用這種兇猛的石獅作為墓地神道口的鎮守,魑魅魍魎安敢接近,是以形達意的一對非常完美的石雕藝術品,生動形象,展示了中華民族1800多年前的高超藝術水平,吸引了無數國內外游客前來觀賞,也引來了眾多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美術學家前來觀摩、研討。pic.stonebuy.com
從題材內容的時空表象上看,祠內畫像大致劃分為:社會生活類畫像,歷史故事類畫像,神話傳說類畫像。天上、人間、水府,神仙、帝王、百姓,靈異、物象、風俗,想像、信仰、傳奇,廣征博獵,渾然一體,繪成一部神話、歷史、現實等雜陳混糅的百科畫卷,亦稱漢代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社會生活類畫像:有車騎出行、樓閣尊居、宴飲皰廚、樂舞伎戲、水陸攻戰等內容。這類畫像內容主要是為了表現祠主生平的官宦地位和豪華生活。如第四石長達3.5米,高0.5米的車馬出行隊列儀仗,按照《后漢書?輿服志》所載車騎出門制度之規定,從“此丞卿車”“君為郎中時”等榜題,與墓室主人生前官位相符。《水陸攻戰圖》不僅描繪了犬馬交錯,混戰廝殺的激烈場面,而且也表現出有條不紊的作戰指揮系統,展現了車馬、戰船及刀、槍、劍、戟、長矛等多種兵戈器械,為研究古代軍事戰爭提供了有力的佐證;石刻中宴飲皰廚、樂舞伎戲畫像,反映了漢代歌舞百戲的繁榮,樂器種類繁多,對研究古代樂器形制、演奏方法、樂隊組合等,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比如,以前有種說法,嗩吶乃印度流入中國http://www.stonebuy.com的,而武氏祠畫像石則改寫了此論斷,并把嗩吶的歷史往前推了至少600年。daiyun333.com
福鼎黑684、中國黑、山西黑、蒙古黑、小藍寶,蝦紅、沙漠棕、雞血...
銀白龍、廣西銀白龍大板、忻城銀白龍,灰姑娘、廣西灰姑娘、直供灰...
廣西芝麻黑/G562/楓葉紅/三堡紅/海棠紅/荒料,毛板/荔枝面/火燒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