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http://www.zongyi.com.cn/山岳連綿、丘陵起伏,蘊藏著豐富的石材http://www.stonebuy.com/,亞熱帶氣候孕育著蔥郁繁茂的林木,漫長的海岸灘涂有色彩斑讕的貝殼。心靈手巧的藝人就地取材,將石、木、竹、貝等材料加工創作成為身價不凡的壽山石雕、青石雕、木雕、竹刻、貝雕等工藝品,其中以福州壽山石雕、惠安青石雕和福州、莆田的龍眼木雕為代表。
惠安青石雕(包括花崗石雕),主要用于建筑裝飾,以龍柱、石獅和各種人物浮雕為代表,其特點是雕畫結合,精雕細鏤,形象生動,有濃厚的民族特色。產品http://www.stonebuy.com/sample/有浮雕、圓雕、影雕和碑石四大類。
福建http://www.zongyi.com.cn/木雕藝術是從民間建筑、家具、佛像雕刻逐步發展起來的。品種有龍眼木雕、黃楊木雕、樟木雕、金木雕、彩木雕等。主要產地有福州、莆田、泉州http://www.zongyi.com.cn/、閩北等,各地風格有別,佳作有《后羿》、《悟》等。福州龍眼木雕著重仿古,刀法細膩,注重神韻,風格淳樸,造型簡練概括,穩重大方,具有勁健渾厚的藝術特色;莆田黃楊木雕和龍眼木雕則以精致的透雕見長,風格古樸典雅、刻劃細膩、層次分明,閩南一帶的金木雕流行以透雕與浮雕相結合,并施以金彩,金碧輝煌、玲瓏剔透。泉州http://www.zongyi.com.cn/的彩木雕,主要以飛禽走獸為題材,追求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藝術效果。
樹根雕,是近年來承傳木雕、并借鑒其他工藝而演變發展起來的工藝美術新品種,它利用天然喬木或藤本植物之老干枯根,相形度勢加工成為人物、飛禽走獸、瓜果等陳列品,寓天然野趣,顯物象神韻。中國http://www.stonebuy.com石材http://www.stonebuy.com/網-www.stonebuy.com-雕刻工藝
牙雕的主要產地在福州、莆田。福州牙雕源于傳統的龍眼木雕,布局繁而不亂,雕法細膩流暢,氣度穩重大方,風格獨樹一幟,是中國http://www.stonebuy.com象牙雕刻四大流派 (京、穗、滬、榕)之一。現代牙雕佳作《曹大家》和《走雨》、《回娘家》等形神兼備,各具特色,是傳統工藝美術吸取現代藝術表現手法的成功之作。莆田牙雕裝飾性強,技法全面,作品以雕刻古代人物見長,主要代表作有《追擊》和《史湘云醉臥芍藥叢》等。
福州玉雕別具神韻,圓雕山水花鳥形象逼真、工藝精細,玉雕《水仙花》瀟灑飄逸、神采飛揚,融壽山石雕藝術于玉雕之中,自成一格。
福州角雕以巧工奇鏤聞名,多以蜻蜓、蝦蟹、夏蟬、蘆葦、動植物為題材。佳作有《柳蟬》等,畫面神韻生動,角質透明,柔和淡雅。
竹刻以福州和漳州的為代表,藝人以“留青法”縮刻古名人字畫竹片上,刀法精細、風格雋逸古雅,主要作品有竹刻筆筒、掛聯、花插和鎮紙等。
貝雕的主要產地在平潭、東山、福鼎、霞浦。平潭貝雕因材施藝,并力求形、紋、色的融和;東山貝雕以貝堆盆景為主;福鼎貝雕與漆器結合;霞浦貝雕則以貝貼畫為主,都各具特色。
壽山石雕的歷史
民間相傳壽山石始于兩漢,未有足證,現存的福建http://www.zongyi.com.cn/省博物館,由福州閩江南岸桃花山南朝墓葬出土的老嶺石"臥豬"(圓雕)刻工簡樸,形態逼真,證明遠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朝,壽山石雕就已問世。唐代,經濟繁榮,佛教興盛,壽山大興寺院建筑,壽山石雕也得以發展,據傳當時僧侶利用壽山石刻制佛象、香爐、念珠等,供寺院使用,也作為禮品饋贈香客。宋朝,重文輕武,經濟文化中心南移,福州成了東南沿海重要城市,推動了壽山石雕的發展,從福州地區出土的宋墓壽山石俑來看,不僅數量多,且品類豐富,造型各異,生動多姿的各式人物禽獸,刀法簡練,風格嚴謹,可以看出,壽山石雕已進入成熟階段。元代之前,印章多以銅、鐵、玉為材。元明之間,民間流行用"花乳石"刻制印章,壽山石章以潔凈如玉、柔而易攻而應運而生,倍受書畫家、篆刻家的賞識,自此,篆刻家自行奏刀,追奏仿漢、斑駁淋漓,中國http://www.stonebuy.com獨特的篆刻藝術得以風行和發展,"萬朵云霞幾度攀,珠光寶氣絕人寰,風靡皖浙千家刻,功在印壇是壽山",現代著名金石家錢君陶先生對壽山石在篆刻藝術史上的功績作了很高的評價。明代,壽山石的鈕飾藝術得到長足發展,雕刻藝人在繼承古代玉璽、銅印等鈕飾基礎上,造詣很高,風格獨特的印鈕藝術,壽山石章成了文人墨客們的心愛之物、珍藏之寶。
合乎由于石章鈕飾的出現,壽山石雕技法有了很大的變革與發展,刀具,握刀與運刀的方法都有了改變,過去的石俑、主要以肩膀頂著木柄長刀具雕刻,刀向多顯直線,對于細小的印章鈕頭來說這種方法顯然不適用了,刀具演變成為手鑿與修刀,完全用手掌握,運刀如筆,刀法剛柔相濟,婉轉流暢,所表現的形象婀娜多姿,更臻完美,同時,受中國http://www.stonebuy.com畫的影響,出現了高浮雕技法、皺法雅潔,實有畫意,從此,壽山石雕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
合乎清代是壽山石雕的昌盛時期,史籍記載,雍正時壽山石雕已納入官府的征稅范圍,雕刻藝術因材施藝,分別雕刻印章、文具、人物、動物及玉鑲嵌各種器皿,印章的鈕飾更加精致多樣,表現技法上出現了陰刻和鏈條技法,乾隆皇帝用過的一套"寶印",就是用一塊田黃刻制并由兩根鏈條連接起來的三顆印章,技藝高超,堪稱國之瑰寶。
新中國http://www.stonebuy.com成立后,五十年代,壽山石雕開始復蘇,七十年代,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東西派融匯交流,取長補短,同時吸收了古代與西方藝術之長,促使雕刻技法日新月異,出現了以薄意、浮雕、高浮雕相結合的表現手法,發展了透雕、鏤空雕和銀嵌等新技法。壽山石珍品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恬靜而生動,抒情而優雅,精美而珍貴,收藏家競相爭購,壽山石為人們帶來了高雅的藝術享受。
壽山石種分類
壽山石在寶石和彩石學中,屬彩石大類的巖石亞類,它的種屬,石名很復雜,約有一百多個品種。按傳統習慣壽山石的總目一般可分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類。
田坑石
合乎田坑石無根而璞,無脈可尋,呈自然塊狀,無明顯棱角,它沉積于1-2米深的田地底,采掘艱難,多為當地農民在農閑時,翻田搜掘,偶然所得,故以稀有而見珍。
力量田黃石質極溫潤可愛,微透明或半透明,肌里隱隱可現羅卜狀細紋,顏色外濃而向內逐漸變淡,石表有時裹黃色或灰黑色石皮,間有紅色格紋,歷有"石帝"、"石中之王"等美稱。
沒沒田石按產地的不同,有上坂、中坂、下坂和礁下之分。田坑石的品種命名主要按色澤區分品種,輔之以石質產地。
力量田黃石:田黃石是田坑石中最常見的品種,凡黃色的田石均稱"田黃",以中坂田中所產質最佳。田黃石的表皮多具微透明黃色層,肌里則玲瓏透徹,羅卜紋細而密,條理清晰,按質地的顏色可分多種,其中以"黃金黃"、"桔皮黃"最稀罕,"枇杷黃"、"桂花黃"次之,"桐油地"則色暗而質濁,屬田石之下田。
水坑石
凡坑頭各洞出產礦石,統稱"水坑石"由于礦體地下水豐富,礦石受其浸蝕,多呈透明狀,表面實有光澤,壽山石中各種"晶"、"凍",多出于此。水坑石的品種命名,主要以色象形似而分定。
水晶凍白水晶坑頭水晶凍通體白色透明,肌里含棉花紋
黃水晶色如杏黃,通明純正
紅水晶色紅艷,透明無瑕
魚腦凍色白,半透明,含棉花紋,凝膩脂潤
黃凍色如枇杷,半透明,潔而凝膩
牛角凍牛角凍坑頭坑色黑中帶赭,通明而有光澤
天蘭凍天蘭凍色蔚蘭、質明凈,肌里含細點
桃花凍桃花凍白色透明體中,含鮮紅色
瑪瑙凍瑪瑙凍坑頭石半透明,色紅、黃
環凍環凍水坑各洞半透明,色紅、黃
坑頭凍坑頭石坑頭洞坑頭砂土中質稍堅,微透明,各色俱備
坑頭凍坑頭石中,質純而通靈者
掘性坑頭石半透明,肌里含棉花紋及白暈點
山坑石
山坑石分布于壽山、月洋兩個山村,石質因脈系及產地不同,各具特色,所以山坑石的名目特別豐富。
高山石高山峰各礦洞質細而松、色澤瑰麗多彩
紅高山高山石中,純紅色者
白高山高山石中,純白色者
黃高山高山石中,純黃色者
巧色高山高山石中,含二色以上色澤者
大洞高山高山大洞質堅,有白、黃等色
瑪腦洞高山高山瑪腦洞色紅或黃、微透明似瑪腦
油白洞高山高山油白洞質澀色白,似油脂
水洞高山高山水洞質透明,含羅卜紋
四股四高山高山四股洞質堅微透明似"都成坑"
荔枝樹高山高山荔枝洞質細通靈,含羅卜紋
高山凍高山峰各礦洞高山石中,質特通靈者
高山晶高山峰各礦洞高山石中,純白晶瑩者
掘性高山高山峰砂土中結膩通靈外表泛淡黃色石皮
小高山小高山啼嘛洞質粗松,含裂紋、淚痕
太極頭高山石極頭
質晶瑩透澈,有紅、黃、白、赭色
都成坑都成坑山各礦洞質堅通靈,光彩奪目,嫵媚溫柔
黃都成都成坑石中,純黃色者
紅都成都成坑石中,純紅色者
白都成都成坑石中,白色略帶微灰者
五彩都成都成坑石中,多色交錯者
掘性都成都成坑砂土中質溫潤,含石皮,紅筋及羅卜紋
鹿目格都成坑山坳中質細潤,微透明,外裹色皮
善伯洞都成坑臨溪山中晶瑩脂潤,半透明,含"金砂地"
月尾石月尾山質細嫩,微透明,富有光澤
月尾紫月尾石中,色濃紫者
月尾綠月尾石中,色翠而通明者
艾葉綠質凝膩,色如老艾之葉
月尾凍質地溫潤凝膩的月尾石
月尾晶質地晶瑩,透明的月尾石
連江黃金山頂質硬微脆,隱直紋,色純黃
山仔瀨金山附近質粗不透明,含砂礫
旗降石旗降山質堅細而溫潤,微透明而富有光澤
旗降黃旗降石中,色純黃者
旗降紅旗降石中,色純紅者
旗降白旗降石中,色純白者
旗降紫旗降石中,色濃紫或紫白相間者
旗降紫金裹銀旗降旗降山旗降石中,黃皮白心者
銀裹金旗降旗降石中,白皮黃心者
掘性旗降旗降山砂土中質溫嫩,泛色皮
焓紅旗降山質粗硬,色多蒼白或赭黃
老嶺石大山石柳嶺旁質似老嶺石,但多裂紋
大山通大山石中,質地通靈者
旗山石三界黃旗山一帶質粗不透明,多紅、黃、白三色交雜
雞母孵旗山一帶質粗劣,不透明,多赭黃色
月洋石芙蓉石加良山頂質柔而細膩,微透明
白芙蓉芙蓉石中,純白色者
黃芙蓉芙蓉石中,純黃色者
紅芙蓉芙蓉石中,米紅色者
芙蓉青芙蓉石中,淡青色者
半山加良山花羊洞質細有裂紋,色多不純
白半山半山石中,色純白者
黃半山半山石中,色黃者
紅半山半山石中,色粉紅者
花半山半山石中,地白色,含紅色斑者
半粗加良山各礦洞質粗色雜,多裂紋
綠若通芙蓉洞附近質微堅而通靈,色青翠
竹頭窩加良山竹藍洞質細而脂潤,半透明,微帶綠意
竹頭粗竹頭窩石中,質不純者
峨嵋石加良山一帶質堅,細,多裂紋
溪蛋月洋溪中質稍堅,形如卵狀,外泛黃色
壽山石收藏保養
壽山石質地細膩,脂潤柔軟,經過雕琢加工之后,外表光滑明亮,色彩斑斕,紋理自然,既屬名貴彩石,又是珍貴藝術品,可供觀賞,亦宜收藏。
壽山石最忌干燥高溫,應避免陽光暴曬和高溫環境,新采礦石不可長期置放山野或室外,要及時存放于地窖或陰濕之處,時常淋冷水以保潤澤。
開料時謹防熱燥迸裂,以水鋸、濕磨為上,制成原坯后,分別品種、檔次和塊度,放置木盤中,放陰濕處保存,若高檔石料,最好浸入盛滿植物油的瓷盤里,如塊度較大,亦可將石坯沾油后用透明紙裹,放置陰溫處。中國http://www.stonebuy.com石材http://www.stonebuy.com/網-www.stonebuy.com-石材http://www.stonebuy.com/工藝
經過雕刻加工成品的壽山石雕適宜室內陳列,如石表灰塵,污物污染,只要用細軟綢布輕輕擦抹,即可恢復光彩,切忌用金屬或其他硬物修刮,以免破壞明亮光滑的表層,壽山石印章與小掛件,最好經常摩娑撫玩,油漬在人的體溫作用下附著并沁入石中,久而久之,石質則更有靈性,古意盎然,對暫時收藏起的作品,最好放置錦盒中,薄抹白茶油,石表吸透油質,不讓干燥,以養其性,反復如此,石質更加溫潤瑩澈。
從總體上說,壽山石宜用油保養,但不是每個石種都適宜,比如芙蓉石潔白細嫩,久沾油漬則變灰暗,失去光彩,所以應忌與油觸染,必先凈手或戴白手套,人們常說芙蓉石天生麗質,何需“涂脂抹粉,喬裝打扮”,凈手撫玩,即有梁園雪與貴妃膚之美感,所以要根據不同的石質而區別保養的方法。
田坑石石性穩定,溫潤可愛,無須過多抹油,只要時常摩娑把玩。
水坑石冰心潔質,精細磨光后,把玩在手晶瑩通靈,也不必油養。
山坑石中的高山石,質細而通靈,石色豐富,鮮艷多彩,但質地較松,表面容易變得枯燥,甚至出現裂紋,色澤也變得黝暗無光,如果經常為其上油保養,則流光溢彩,容光煥發。
高山石抹油后宜陳列于玻璃柜中,以免灰塵沾染,如柜中有聚光燈,應在其中放置小杯的水,以保持濕度,防止高溫干裂石頭。
白色的太極石上油久了會變成肉色質地,顯得更加成熟,行家謂之“沒火氣”。
都成坑石與旗降石因堅實質穩定,不必油養,多以上蠟保護。
壽山石中普通的石料,如柳坪石,老嶺石,焓紅石,峨嵋石等,石質不透明,產品http://www.stonebuy.com/sample/磨光后進行加熱打蠟處理,不用上油,如沾灰塵,不宜水洗,用軟布擦抹,越擦越亮。
進行油養之前,應先用細軟的絨布或軟刷,輕輕消除石雕表面的灰塵,千萬不可用硬物刮除,否則易傷及石材http://www.stonebuy.com/表面,接著再用干凈毛筆或脫脂棉沾白茶油,均勻涂在石雕的各部位,即可使雕件益增光潤。
值得注意的是,油養時采用白茶油是最理想的,花生油、沙拉油,芝麻油皆會使石色泛黃,所以不宜采用。此外,動物性油脂與化學合成油脂也不適用于壽山石的油養,不但不能產生養石的功效,長期使用還可能嚴重破壞石質,所以請務必謹慎。
壽山石分布成因
壽山石礦床分布于福建http://www.zongyi.com.cn/省福州市北郊壽山村周圍群巒、溪野之間,西自旗山,東至連江縣隔界,北起墩洋,南達月洋,約有十幾公里方圓。
壽山石屬火山熱液交代(充填)型葉臘石礦床,根據地質研究,距今1.4億萬年的侏羅紀,由于火山噴發,形成火山巖(火山碎屑巖),其后,在火山噴發的間隙或噴發結束之后,伴有大量的酸性氣、熱液活動,交代分解圍巖中的長石類礦物,將K、Na、Ca、Mg和Fe等雜質淋失,而殘留下來的較穩定的Al、Si等元素,在一定的物理條件下,或重新結晶成礦或由巖石中溶脫出來的Al、Si質溶膠體,沿著周圍巖石的裂隙沉淀晶化而成礦。
礦石的礦物成份以葉臘石為主,其次為石英,水鋁石和高嶺石,少量黃鐵礦。
壽山石歷史
民間相傳壽山石始于兩漢,未有足證,現存的福建http://www.zongyi.com.cn/省博物館,由福州閩江南岸桃花山南朝墓葬出土的老嶺石“臥豬”(圓雕)刻工簡樸,形態逼真,證明遠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朝,壽山石雕就已問世。
唐代,經濟繁榮,佛教興盛,壽山大興寺院建筑,壽山石雕也得以發展,據傳當時僧侶利用壽山石刻制佛象、香爐、念珠等,供寺院使用,也作為禮品饋贈香客。
宋朝,重文輕武,經濟文化中心南移,福州成了東南沿海重要城市,推動了壽山石雕的發展,從福州地區出土的宋墓壽山石俑來看,不僅數量多,且品類豐富,造型各異,生動多姿的各式人物禽獸,刀法簡練,風格嚴謹,可以看出,壽山石雕已進入成熟階段。
元代之前,印章多以銅、鐵、玉為材。元明之間,民間流行用“花乳石”刻制印章,壽山石章以潔凈如玉、柔而易攻而應運而生,倍受書畫家、篆刻家的賞識,自此,篆刻家自行奏刀,追奏仿漢、斑駁淋漓,中國http://www.stonebuy.com獨特的篆刻藝術得以風行和發展,“萬朵云霞幾度攀,珠光寶氣絕人寰,風靡皖浙千家刻,功在印壇是壽山”,現代著名金石家錢君陶先生對壽山石在篆刻藝術史上的功績作了很高的評價。
明代,壽山石的鈕飾藝術得到長足發展,雕刻藝人在繼承古代玉璽、銅印等鈕飾基礎上,造詣很高,風格獨特的印鈕藝術,壽山石章成了文人墨客們的心愛之物、珍藏之寶。
由于石章鈕飾的出現,壽山石雕技法有了很大的變革與發展,刀具,握刀與運刀的方法都有了改變,過去的石俑、主要以肩膀頂著木柄長刀具雕刻,刀向多顯直線,對于細小的印章鈕頭來說這種方法顯然不適用了,刀具演變成為手鑿與修刀,完全用手掌握,運刀如筆,刀法剛柔相濟,婉轉流暢,所表現的形象婀娜多姿,更臻完美,同時,受中國http://www.stonebuy.com畫的影響,出現了高浮雕技法、皺法雅潔,實有畫意,從此,壽山石雕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
清代是壽山石雕的昌盛時期,史籍記載,雍正時壽山石雕已納入官府的征稅范圍,雕刻藝術因材施藝,分別雕刻印章、文具、人物、動物及玉鑲嵌各種器皿,印章的鈕飾更加精致多樣,表現技法上出現了陰刻和鏈條技法,乾隆皇帝用過的一套“寶印”,就是用一塊田黃刻制并由兩根鏈條連接起來的三顆印章,技藝高超,堪稱國之瑰寶。
新中國http://www.stonebuy.com成立后,五十年代,壽山石雕開始復蘇,七十年代,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東西派融匯交流,取長補短,同時吸收了古代與西方藝術之長,促使雕刻技法日新月異,出現了以薄意、浮雕、高浮雕相結合的表現手法,發展了透雕、鏤空雕和銀嵌等新技法。
壽山石珍品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恬靜而生動,抒情而優雅,精美而珍貴,收藏家競相爭購,壽山石為人們帶來了高雅的藝術享受。
壽山石品種鑒別
(一)田黃
在壽山石中,最易與田黃混淆的主要有掘性高山,掘性都成坑,掘性坑頭,鹿目格,牛蛋黃,善伯洞,連江黃,溪蛋和新出荔枝洞。
掘性高山和掘性都成坑雖有羅卜紋與田黃石相似,但表裹石色變化不明顯,且掘性高山石質細而松軟,掘性都成坑潔而微堅,其溫潤遜于田黃,新出掘性高山,質近田黃,俗稱“鱟箕田”,但外形不呈卵狀。
近年常見荔枝洞所產黃色帶皮石料刻制的假田黃,通靈艷麗,見多方形,要價極高,故愈通靈者,愈要認真鑒別,還見到以數塊小田黃膠合而成大田黃,或者粗質田黃上鑲嵌入好田黃片塊,雖經刻工掩飾,但石質紋理自當不同。
(二)山坑石與水坑石
水坑石中的各種“晶凍”,屬壽山石名貴品種,具有質晶瑩,性純潔,色嬌妍等特點,價值以斤兩計算,水坑產地與高山,都成坑產地相似,礦石多為集晶狀結構,石質近似之處很多,特別是高山峰各洞所出的凍石,種種名目幾乎全與水坑相同,兩者極易混淆,其根本區別在于質地垢結與松,石性的細與粗,紋理的隱與現,色澤的清與濁。
壽山石品種介紹
壽山石以產地、礦洞、石品質地、色相、石農名等命名,約有一百多種,總稱三系五類。主要品種如下:
1、高山系之田坑石類:田黃、白田、紅田、灰田、黑田、花田、硬田、溪管田、擱溜田、等。
2、高山系之水坑類:水晶凍、牛角凍、魚腦凍、黃凍、鱔魚凍、天藍凍、環凍、坑頭凍、掘性坑頭、凍油石、等。
3、高山系之山坑類:各色高山、各種高山凍、和尚洞、大洞、瑪瑙洞、油白洞、大鍵洞、世元洞、水洞、新洞、荔枝洞、嫩嫩洞、四股四、太極頭、雞母窩、小高山、白水黃、鱟箕田石、各類杜陵石、掘性杜陵、馬背、善伯洞、鹿目格、尼姑樓、迷翠寮、蛇匏、碓下黃、月尾石、艾葉綠、栲栳山、鐵頭嶺、花坑石、虎崗石、各色高山、紅高山、白高山、黃高山、蝦青背、巧色高山、各種高山凍、高山凍、高山環凍、高山晶、掘性高山、高山桃花凍、高山牛角凍、高山魚腦凍、高山魚鱗凍、和尚洞高山、大洞高山、等。
4、月洋系各石:各色芙蓉、將軍洞芙蓉、上洞芙蓉、半山石、竹頭窩、綠箸通、溪蛋、峨嵋石、等。
5、旗山系各石:各色旗降、焓紅、老嶺石、汶洋石、大山石、豆葉青、圭背石、九茶巖、猴柴、連江黃、山仔漱、吊筧、柳坪石、雞角嶺、金獅峰、房櫳巖、鬼洞、牛蛋黃、寺坪石、二號礦凍石、山秀園石、松坪嶺石、煨烏、等。
壽山石工藝介紹
(一)“相石”設計
壽山石雕藝人在創作動刀之前,總要對著待雕刻的石料仔細揣摩一番,這就叫“相石”。
“相石”在創作過程中是極重要的一個步驟,通過“相石”揣摩推敲,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國http://www.stonebuy.com石材http://www.stonebuy.com/網-www.stonebuy.com-福建http://www.zongyi.com.cn/石材http://www.stonebuy.com/
(二)雕刻藝法
雕刻壽山石工序大致分為:
打坯——運用雕刻工具,將原料的多余大塊面切除,使其適合于作品題材的需要并在粗坯的基礎上,繼續雕琢景物的各部結構,達到表現作品的基本造型和內容。
鑿坯——鑿坯時先粗后細,由表及里,通過鑿坯,使作品所表現的景物如人體的結構、衣飾、動物的毛發、肌肉、山巒的皺法,樹木、花卉的枝葉,瓣蕊以及配景的細節等,都應該達到基本清晰精確。修光----修光是雕刻的最后修飾過程,依靠不同的刀向和刀法,刻劃出景物的氣質和精神。
壽山石雕刻技法:
浮雕----浮雕按景物刻劃的厚度分為“高浮雕”和“淺浮雕”兩種,通過浮雕的應用,使作品表現的物象在結構上更有立體感。
鑲嵌----其保留了高浮雕藝術風格,將刻成浮雕石片直接粘貼于器物板面之上,形成一幅景物明顯突起的畫面。
鏤空----又名透雕,是介于圓雕與浮雕之間的雕刻法,它可分單面、雙面、三面、四面、六面和里外多面鏤空雕法,一般都在浮雕的基礎上,放洞透空鏤雕背景,襯托主題。鏈條----鏈條雕刻是玉雕經常采用的一種技法,壽山石雕偶有應用,起始裝于印鈕,后也應于作品上。其制作難度大,需膽大心細,熟練掌握石性與技巧,才能獲得成功。
(三)揩光上蠟
壽山石雕刻品在雕刻完成后,還需要經過精心磨光,才能充分顯現出壽山石的特質和天然色澤,使作品外表光潤明亮,磨光可用砂紙、木賊草、冬稻莖、竹簽、桐油瓦灰磚等,磨光分粗磨、細磨和“揩光”三道過程。
粗質壽山石在磨光或罩色處理后,需要上一層薄蠟,以保持石質的穩定,上蠟所用的原料是以四川白蠟65%和東北軟蠟35%滲合溶化而成的中性蠟塊。
上蠟前,先將石雕加熱至100—150℃,用毛刷蘸溶化了的蠟液薄涂外表,待均勻后緩緩降溫冷卻,再用軟質麻布細心揩擦,直至煥發光澤,石雕經過上蠟,雖然色澤紋理得到充分表露,但石質經加溫往往遜其溫潤,故名貴石料不宜上蠟。
壽山石雕刻技法--薄意
薄意
薄意,即極淺薄的浮雕,因雕刻層薄而富有畫意,故名。是壽山石印章的一種獨特的表現技法。由于薄意雕刻刀法流利,刻畫細致,影影焯焯,備受金石畫畫家欣賞和推崇。
薄意藝術是在明末清初石章的博古紋飾和錦邊浮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康熙時已初露端倪,雍正時臻于完善,到了同治、光緒年間,“西門”派藝人潘玉茂兄弟,專事深刀雕刻,奠定了薄意雕的基礎。至清末明初,林清卿吸收中國http://www.stonebuy.com畫藝術精髓,熔雕、畫于一爐,以刀代筆,別開生面地將薄意藝術提高到新的境地,作為壽山石雕中獨門別類的藝術形式。
印章石材http://www.stonebuy.com/的表面有時難免會有一些裂痕、砂格或不純的色塊、斑紋,即便是田石、水坑凍之類之類名貴石品也難求純潔無暇。倘若這些瑕疵出現在印體部位,無法通過鈕雕加以利用遮掩。不施藝術處理,勢必影響到石章的品級,過分雕琢又容易損壞寶石的天然文彩。在這種情況下,雕飾薄意于石面就成了最理想的裝飾方法。
薄意猶如一幅微微浮起的國畫,取材廣泛,講求意境。內容包括人物、山水、花鳥、草蟲、瓜果等。
薄意雕刻,主要有一下幾個步驟:
構圖——在消磨成形的章面,發揮作者豐富的想像力,進行構思設計,充分利用壽山石的紋理、俏色等特點,用毛筆在石面上描繪出圖畫。
薄意的構圖布局,注重意境和氣韻,與中國http://www.stonebuy.com畫同理。景物的層次一般不宜重疊過繁,交叉過密,石坯上的裂紋、砂格要盡量遮掩,“按材施藝,因色構圖,避格取巧,掩飾瑕疵”。作到繁而不亂,簡而有致,章法雅典,整潔挺秀,將雕藝與畫理融為一體。這是藝人文化修養、藝術素質和長期實踐經驗的積累。
勒線——描圖定稿之后,用尖刀順著形體的外輪廓勾勒出一道織細、準確而明顯的線條,謂之“勒線”。
勒線是薄意雕刻的一道關鍵的工序,它對作品的成敗起著重要的作用。要求把刀穩,運力均,而且落刀要果斷精確,刀鋒要活潑流暢,刀痕要深淺適中。
剔地——又稱“起地”。是應用平刀、鏟刀以及斜口刀等多種刀具,削刮勒線以外的空余石面,讓景物部分微微隆起石面。如果是自然形的印材,鏟地要隨著石形的凹凸而起伏。若是四方形的印章,底地則必須平坦完整,印體的轉角線應保持垂直。
雕飾——使用各種雕刀,在突起的景物平面上淺刻雕飾,表現出物體的質感、陰陽向背,使其富有立體感,達到筆墨渲染的韻趣。
薄意雕刻“以薄取勝,以簡見長”,所以刀法應靈活多變,洗練概括,落刀準確,以一當十。雕刻完畢之后,還需要對某些細節,如花蕊、葉脈、苔點、枝干以及人物、動物的眼睛、鬢發等部分,用尖刀或半尖刀陰刻、抽絲,精細修飾,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鑒賞家往往以詩情畫意來衡量薄意雕的品位,用中國http://www.stonebuy.com畫的六法來評價作品的優劣,將薄意看作是一種隆起的繪畫。所以薄意創作者多數兼精繪畫,只有熟練地掌握了國畫的筆墨技巧,才有可能揮灑自如地在石面上刻畫薄意。
除薄意之外,印身的裝飾還有一種叫做“線刻”。
線刻俗稱“脈花”。即以尖刀在印章的四周單線陰刻畫面,猶如一幅白描。通過景物的輪廓刻畫,將石面的裂紋瑕玷巧妙加以修飾。
薄意,是壽山石雕的專用名詞,也是壽山石雕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著名的書畫金石家潘主蘭先生指出:“薄意者技在薄,而藝在意,言其薄,而非愈薄愈佳,固未能如紙之薄也;言其意,自以刀筆寫意為尚,簡而洗脫且饒韻味為最佳,耐人尋味以有此境界者。”薄意雕刻藝術面世較晚,才有百余年的歷史,是從浮雕技法中逐漸衍化而來的。在清康熙、乾隆年間,楊玉璇、周尚均二人,便常在印臺四周雕刻極淺的浮雕錦褥紋和環邊不斷紋。后來,潘玉茂繼承楊、周遺法,在印章四周雕刻各種圖飾,以掩蓋石疵。然而刻法都未能達到十分理想的程度,意境也嫌呆滯簡單,因而也難達到最佳的掩飾暇疵的效果,但已是薄意的雛形。
壽山石中的凍石、田黃、芙蓉等名貴稀少的石種,價值極高,以致令“雕人眼視不敢琢,審曲面執爭分毫”。而這些石種雖是天生尤物,也難免在瑩徹通靈、色彩斑斕中出現砂格、裂痕、石紋和其他雜質,務必在保護原石形狀的基礎上,用特殊的技藝加以清除和回避。這就為薄意藝術雕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和用場。 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40年代,正值福州壽山石雕“西門派”藝術的鼎盛時期,該派名師陳可應的人室弟子林清卿,天資聰慧,工詩能畫,巧琢善雕,年未及冠,已負聲名,對薄意更為專精。他認為前輩的薄意作品,有不講畫理,不究布局,缺乏畫意之弊。他胸有大志,膽識過人,為了改變上述弊病,他暫時放下雕刀,拜師學水墨畫,還研究秦磚漢瓦、古代石刻和畫像石,從中領會中國http://www.stonebuy.com畫的筆意、章法。畫理以及書法、金石篆刻,待學有所成,融匯貫通之后,又重操舊業,專攻薄意藝術,遂成為當時福州獨一無二的石雕巨匠、薄意大師。他的杰出成就,至今仍是橫在后輩同業者面前的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林清卿的薄意特色在于能“因材施藝,巧掩暇疵”、“利用石病,反見自然”;而在題材上又無所不及,無所不精,花鳥、山水、人物、魚蟲應有盡有;內容上則多取膾炙人口的民間傳說、歷史故事、古典文學情節;章法上繁簡有致,格局清新。他還從實踐中總結了一套“掩拙揚俏”的處理斑駁瑕疵的經驗:“刻當相石。凡不色俏,則宜花卉;凡石呈裂痕。宜山水,以盡石勢。下刀之先,心開一境,以盡畫意詩情。”時至今日,中外收藏家仍喜高價收藏林清卿的薄意作品,從觀賞中獲得美妙的不可言傳的藝術享受。中國http://www.stonebuy.com石材http://www.stonebuy.com/網-www.stonebuy.com-石材http://www.stonebuy.com/雕刻
繼林清卿之后,“西門派”有王炎拴、王雷庭,“東門派”有林友清、林壽煁父子,都精干薄意雕刻。唯林氏父子的薄意風格與“西門派”迥異。其用刀尖利,畫面層疊,意境縱深。自美術院校畢業加盟壽山石雕后,融東門、西門兩派技藝為一體,使薄意構思新穎,神情畢肖。青年雕刻家林文舉既有家學淵源,國畫基礎深厚,又私淑于林清卿,潛心研究,得林法真諦,鳥竹薄意尤見其長。在畫面上,用書法補白得心應手,曾出版《林文舉薄意藝術》專集。女雕刻家劉愛珠畢業于藝校,又師從于王雷庭,也得林清卿薄意真傳,并創薄意人物造像,為世人所重。
壽山石雕刻技法--微雕
微雕
壽山石微雕產生于新的社會條件和時代背景,是書畫藝術、篆刻藝術的繼承和創新,是別具一格的嶄新的藝術。
微雕源遠流長。遠在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中就出現微型雕刻。據蕭艾的《甲骨文史記》記載:“甲骨文刻的技巧十分精妙……小的細如芝麻,或峭拔蒼勁,或秀麗多姿。”戰國時的璽印,小的如累黍,印文卻有朱自之分。眾所周知的王叔遠的《核舟》也是中國http://www.stonebuy.com歷史上微雕藝術的典型作品。在壽山石方面,清朝福州的石雕藝人楊進、周彬,亦喜愛在花紋等靜僻處刻以小字。清末福州西門派薄意雕刻家林清卿常在所刻作品的草叢、石縫中以極細的筆劃刻上自己的名字、年月。篆刻邊款藝術也是微雕藝術產生和發展的基礎。明清以來,不少有學識、通書法、求意境的文人在印章這方寸中自文自刻.用鐵筆作書,作畫寄托情趣,既自我陶醉,也與友人共賞。明代文彭首創書法鐫進印章旁款。清人西泠后四家中的陳豫鐘、陳鴻壽,皖派的鄧石如,會稽的趙之謙的邊款藝術,在書法和刀法筆意、運刀上達到完美統一,大大超過前輩。書、畫、篆刻風靡海內外的浙江吳昌碩,福建http://www.zongyi.com.cn/陳子奮都常在印章邊上作人物造像,呈漢畫風格。由于印章體積有限,不能充分表達作者的意興,迫切需要創造出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在有限的空間表達無盡的意境,于是壽山石微雕遵循藝術的發展規律應運而生。
當代福建http://www.zongyi.com.cn/陳忠森和一批有志于壽山石創新的藝術愛好者,在長期研究中認識到壽山石質地脂潤,不礙刀,用力少而易攻,以刀代筆是最理想的材料。他們在研究中國http://www.stonebuy.com書法、繪畫、篆刻的同時,在壽山石上作微雕嘗試,歷經艱辛,終于在壽山石上刻出纖如毫發,變化微妙的歷代名家墨跡。由于壽山石質較脆,刀過即被粉塵湮沒刀痕,不可能看一字刻一字,故得屏息凝神,集中意念,毫厘千鈞,一氣呵成,使書法和刀法筆意達到完美的統一。又依據壽山石特有的斑斕色彩和紋理,或配以相應的山水、花鳥、人物,首創了既熔金石書畫于一爐、又別于金石書畫的新藝術品。如今壽山石微雕藝術已受到東南亞及歐美藝術品收藏家的青睞。
壽山石雕刻技法--圓雕
圓雕
圓雕又稱立體雕,是物體在雕件上的整體表現,觀賞者可以從中看到物體的各個方面。從研究古代的壽山石雕獲知,與殷、商、周、秦、漢。唐的百雕一樣,圓雕也是壽山石雕最古老。最基本的技法。不論是出土的南朝的壽山石豬和南北宋的人獸俑,都足以證明。即使到了清初壽山石雕鼎盛時期,雕制人物。動帆主要仍然使用圓雕技法。這一時期享有盛名的石雕藝人楊玉璇、周尚均。魏汝奮。魏開通。董滄門等,雖然雕刻風格各異,但卻都是圓雕大師。由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楊玉玻的《僧人臥像》,周尚均的《彌勒》、魏開通的《伏虎羅漢》等十幾件壽山石雕作品以及上海博物館。天津藝術博物館和福州市博物館收藏的楊。周、魏。董的傳世之作,都顯示了清初壽山石圓雕技藝的高超水準。如魏汝奮的《數珠羅漢》,人體比例準確,坐勢自然舒展,神態悠然自得,面額飽滿,兩眼微閉,鼻寬且豐,兩唇微翁,欲言又止,表情異常生動;衣紋用刀流暢,富有動感。不論從作品前觀,或是從背部看,顯得一樣的和諧自然,是一尊圓雕的杰作。可見這一時期的石雕藝人已善于利用巧色,懂得用石材http://www.stonebuy.com/的有色部分雕刻外披的袈裟,用無色部分雕刻羅漢肌體。有的還在羅漢跌坐的蒲團上描花巧填金粉。楊玉璇更在羅漢服飾上鑲嵌寶石,用以襯托雕像,使之瑰麗多彩、莊嚴輝煌。
清光緒年間出現的福州壽山石雕“東門派”鼻祖林培謙,也是一個圓雕高手。他的圓雕人物多以仙佛人物為題材,風格受楊玉斑的影響,并有明代德化建瓷高手何朝宗遺風。造像重于傳神,造型顱著身短,形象比較肥大,衣紋如行云流水般地流暢飄動。“東門派”傳人林元珠。鄭仁蛟、林友竹等也是圓雕高手。林元珠還在圓雕的基礎上,創造了人物和山水相結合的“立體雕”,用來表現民間傳說。故事、戲曲情節。鄭仁蛟則吸收木雕、牙雕:青石雕的長處,融于壽山石圓雕之中,使之風貌一新。中國http://www.stonebuy.com石材http://www.stonebuy.com/網-www.stonebuy.com-石材http://www.stonebuy.com/相關
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現代,由于壽山石雕的題材不斷擴大,石雕技法也在不斷發展。在圓雕技法的基礎上,出現了摟空雕。鏈條雕。人物和雕刻動物的大型群雕,使圓雕更加精美完善。如馮久和雕刻的《豬崽滿園》,以一群母子豬造型,反映了農家的興旺。陳敬祥的鏤空雕《求偶雞》,以群雞的亢奮恣肆的形態和刀法的創新獨到,令人振奮。郭功森的山水雕《武夷風光》集閩山碧水于颶尺之間。以小見大,意境無窮。林亨云的群魚雕《海底世界》,無水而游魚,勝似魚游水中,令人快然樂哉。林廷良的鏈條雕《九寶連環章》,環環石鏈動,九章喜相連。這些藝術作品都是藝人們在純熟的圓雕技法的基礎上,利用大體積的五彩斑斕的高山石創作的,是壽山石雕從造型、題材到巧色利用上的重大突破。
壽山石印章鈕飾
(一)印章史源
印章,石稱“璽”是一種憑證信物,它在我國已有二千多年的悠久歷史,至今仍普遍使用。
古代印章的質料,漢以前古印,以銅鑄為主,金、玉次之,間有牙、骨,以后漸而出現豐富的印章質料,主要有金屬質、礦物質、陶瓷質,動物質,植物質,元、明之后,葉臘石取代了各種質料印章,壽山石印章不但石質晶瑩,美若寶石,硬度適中,易于奏刀,而且印在紙面的朱文,鮮艷奪目。
(二)印鈕裝飾
印章一般分為印鈕(或稱印頂)、印臺、印邊和印體(或稱印身)四個部分。印章頂部的裝飾叫“鈕”,印鈕與印體的連接部位叫“臺”,印臺下部印身四周的裝飾,叫做“邊”,印體的四周叫做“面”。
印鈕,即印鼻也,壽山石的印鈕表現題材,歸納起來有古獸、動物、翎毛、魚蟲、人物、花果和博古圖案等七種類型。
(三)薄意雕刻
薄意,即極淺薄的浮雕,因雕刻層薄且實有畫意而得名。薄意雕刻要求刀法流利,刻劃細致,影影綽綽,具有遠觀形色,近看雕工的特殊藝術效果,最適用于質佳而材小的珍貴凍石的裝飾,備受金石書畫家所欣賞推崇,它是壽山石印章獨特的表現技法之一。
四川砂巖、黑砂巖、紅砂巖、黃砂巖、灰白砂巖,米黃砂巖、青砂巖、...
福鼎黑(G684)珍珠黑 、路沿石、盲人石、小方塊、等各種板面及異...
黃銹石,白銹石,蘑菇石,路沿石,異形石,銹石火燒板,銹石光板,銹石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