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發現七只不同朝代的石獅子
[ 發布日期:2004/12/9 8:30:47 ] 瀏覽人數: 1253616
近日,三國歷史文化名城新野縣,在整理文物古跡時,意外地發現了三對半各具特色、形態各異的石獅子。這七只石獅子為元、明、清朝時所雕刻,在該地留下了不少軼聞趣事,引起了不少旅游者的好奇。這七只石獅子是在該縣樊集鄉民間發現的。這里曾是我國出土漢代畫像磚最多的地方,歷史文化底蘊十分豐厚。
第一對石獅子據《新野縣志》記載是元朝天歷元年雕刻的,它位于新野二中(原泰山廟遺址,現樊集中學)。兩只獅子銅目圓睜,張口欲撲,紋如流水,簡潔而有力,給人一種平靜、渾厚的感覺。該對獅子有一個特點,東邊高1.5m,獅子腳按繡球的是左前腳,而西邊高1.3m,獅子腳按繡球的卻是右前腳,兩獅雖四目相對,但按繡球的腳印卻刻反了。
據傳說,1328年建泰山廟的時候,刻“霓云樓”門前石獅子的人因趕活,一緊張把獅子腳刻反了,后來雕刻師一見刻反,嚇的連工錢都未要連夜逃走,如今卻留下了一對九分對卻一分反的石獅子。
第二對石獅子是明朝雕刻的,它位于樊集劉莊村(明朝御史劉良卿的家鄉)。兩只獅子呈蹬爪狀,似酣然靜思,卻又似伺機而動。獅頭紋路質樸,透出雕刻師的細膩。兩獅約有八百余斤,全石雕刻,無基座,獅高1.2m,從頭至尾長1米。
第三對石獅子是清朝雕刻的,它位于樊集東趙莊(東漢劉秀光武臺遺址所在地)。兩只青石獅子坐基而蹲,腳踏蓮花,頭部螺旋卷毛紋絲絲清晰,石獅高1.6米,作嘯盡欲出狀,利爪盡張,讓人望而生畏。
三對半的獨個獅子雕刻年代不祥,它遺落于該縣鮑灣村,該獅子墨玉雕刻,座基高1米左右,花紋細膩,雕藝精湛,近觀、遠瞧猶如一只猛獅,扭頭細看,欲呼嘯而出山林一般。